“双减”一周年:教育企业们找到了人工智能这把钥匙(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同样是扎堆,转型聚焦成人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就没有硬件领域那么吃香了,原因有二:其一,这个赛道里本就竞争者众多,但是成年人需要考的含金量证书却没有增加。虽然成年人自我提升意愿非常强烈,但毕竟不是参加升学考试、也很少有人督促、学习并非“刚需”,所以很多人半途而废,导致成人教育几乎是“一锤子买卖”、缺乏用户粘性。中公教育1.21%的5次以上复购率也侧面说明职业和成人教育强调教学效果(通过率),一旦用户体验不足,用户流失后的损失将很难挽回。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许多考研考公企业“内卷”通过率,推出了“考不上就退费”的服务,但客观上又会推高退费率。收款减少、退费增加会影响公司现金流,在市场看好时,协议班可以支撑公司营收,但在市场竞争激烈时,退费会成为不容忽视的风险点。其二,成人教育细分市场很多、不好整合,业务也比K12教育更难拓展,不论是老牌的成人教育机构,还是转型的K12教育机构都难以完全驾驭。不久前,老牌成人教育机构华尔街英语不宣布破产,近年来华尔街英语却一直陷于退款难、“套路贷”、变相裁员、拖欠员工薪资等传闻中。受疫情影响,成人实用英语市场规模缩水44%,成为了压死华尔街英语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成人培训行业中,业界公认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就是成人英语,经过前三十年的市场洗礼,韦博英语、华尔街英语、英孚教育、美联英语这几家机构做大做强;但是现在韦博英语、华尔街英语都已经倒下,美联英语被曝出退费难,只有英孚教育还在线下转线上苦苦支撑。截至目前,成人教育市场里还未出现领军品牌,赛道上的小龙头也都自身难保,这就是转型成人赛道收获不甚理想的有力证明。
TOG、TO B业务,带来新增量既然成人教育转型困难,那么除了硬件外,“双减”后的机会还在哪里?一边面对着庞大的课后服务需求;一边面对着教育信息化2.0建设、全国教育信息化经费不断增加,教育行业的TO G、TO B业务增量逐渐显露。以K12阶段为例,2021年我国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达1634亿,同比增长9.1%,据艾瑞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都会保持在9%左右的高增速,所以抓紧这个契机发展G端和B端业务,也是大势所趋。今年科大讯飞在业绩说明会中,G-B-C发展模式被屡屡提及,即在智慧教育产品主要分为面向地市县等区域(G端)的因材施教解决方案,面向学校(B端)的校内大数据精准教学、英语听说考试等,最后面向家长孩子(C端)的AI学习机,财报数字也证明,G端业务和B端业务已经成为科大讯飞教育板块的顶梁柱。还有扭亏为盈的掌门教育,也是在“双减”后及时转型以教育SaaS为切入点,围绕师生课前课后服务、在线教学、家长互动等场景,持续为机构及学校提供在线教育通用解决方案。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等巨头也都没有放弃对G端的探索,以新东方的To G业务品牌OK智慧教育为例,新东方表示,OK智慧教育承载了其B端和G端的很多构想和业务。前文提到在硬件转型上收获颇丰的松鼠Ai,在几年前就成立了智慧教育事业部,为6万多家公立学校的智慧课程及教学管理提供实时技术支持。因为松鼠Ai开发的智适应学习系统边际成本低,如果使用的人数量级够大、可令国家教育预算发挥更大效益,把教育变成像医疗一样的普惠工程,覆盖面更广。目前在公立学校内,松鼠Ai开发的智适应学习系统可以依据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回答情况,为学生提供某一具体知识的独特提示、反馈和学习资源;也可以根据学学生前一个问题的回答表现,动态调整后一个题目的难度,帮助老师实现因材施教;此外,在合规前提下,智适应学习系统还在持续收集和分析学习数据,以学科知识图谱为参考、自动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老师和学生们同时减负。目前松鼠Ai的智适应学习系统,已覆盖1200多个市县,服务6万家公立学校,用户超2000万人;据悉,松鼠Ai的产品还融入了钉钉家校本中,以AI智适应作业的形式体现。老师可通过钉钉给学生布置智适应作业,通过个性化练习内容,输出千人千面的指导方案。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