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件事,拼多多一做就是两年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图源:视觉中国 文/ 金错刀频道
中国人越来越爱读书了。
新华网发布了一则视频,让一对“读书父子”走红网络。在医院里,父亲陪着儿子打吊瓶,两人认真读书地模样,感动了无数网友。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成年人平均一年读纸质书4.76本,比去年高了0.06本,读书时间也比去年高了1分钟。
这组数据的另一面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知识鸿沟存在于一线城市和偏远乡村,甚至于五、六线城镇。
一直以来,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成为共识,教育被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救命稻草,这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从2021年开始,拼多多发起“多多读书月”,发力图书业务,与其他平台不同,拼多多更倾向于平价经典书籍——拿出百亿级的读书基金,最大程度的让利消费者,一本经典名著仅卖4.9元。网络上一度掀起了拼书潮。
但这种“毫无套路”的拼书形式,让不少人怀疑,拼多多根本是在赔本赚吆喝,很难持续走下去。但这事儿,拼多多一做就做了2年。
“固执”的拼多多,真能圆8亿人一个读书梦吗?
谁能让“阅读”真正成为主场?没人能否定书籍的力量。
过去两年,很多人靠着拼多多“多多读书月”的宝藏书单,寻找知识和智慧。在《乡土中国》中,看懂中国农村;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洞悉社会的灾难性决策;在《西西弗神话》里,读懂荒谬英雄西西弗的斗争与反抗;在《人生海海》里,审视人性的光亮和黑暗。
就像白岩松所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阅读量,就会造成一种悲剧:有学历,没文化;有知识,没智慧。只不过,读书自由仍然是一种奢望。
一个是价格门槛,书价已经不再是“一杯星巴克的钱”了。
近几年,图书的价格上涨了2倍,同等厚度的图书,定价已经从30-40元一本,涨到了60-80元,更不用说精装版图书了。
与此同时,2021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265元,换算下来,平均每个月是2100元,而在偏远的地区,这个数字只会更少。
更为真实的情况是,书价的涨幅远远超过了工资的涨幅。对大多数人而言,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是选书困难症,比不会读书更可怕的是不会选书。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很多读者最头疼的是,忙于工作没时间读书。其实,书读不下去,很大原因是没能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书。还有的人干脆盲目跟风,只囤书不看书。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