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家会,给2022年双11浇了一盆冷水(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第二,吐槽缺乏实际行动的。比如“赚不了钱,说这些空洞的东西有啥用?商家跟着你是为了赚钱的,光吹牛,没有希望,看不到希望。”
第三,吐槽营销广告的。比如“吸血鬼,全是营销逻辑,投一毛摆动一下,不投立刻就停摆,商家形不成品牌积淀啊,一直都是输血营销,长久下去咋整。”
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离心离德」,跃然纸上。
2 平台与商家「背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吊诡的现象?
可能大家忘记了,双11的官方名字叫做「双11购物狂欢节」,而「狂欢」的适用对象也不仅限于消费者,商家同样需要在这样一个超级购物节中有所收获。
过去12年,每逢双11商家都捏紧拳头暗暗蓄力,往往一年的业绩是盈是亏,就看这一场购物节了。最近几年,商家们更是力推「线上和线下」联动,在优惠力度和消费者权益上逐渐融合,寻找增量的同时也对冲一下疫情带来的损失。
也正是因此,平台、消费者和商家实现了「三赢」,双11才能一直走到第13个年头,长盛不衰。
那么,京东商家大会的评论区为何涌现出这种「怪象」?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平台政策」与「商家诉求」发生了倒挂,「三赢」平衡被打破,甚至可能出现了某种商业悖论。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平台方面。京东的各项策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偏重营销端,更侧重于打价格战和快速卖货,这样做既刺激了GMV也刺激了现金流,将流量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交易量,双11的成绩自然也就好看了。
再来看商家,商家的核心诉求看似是卖货,但本质是净利润,之所以愿意配合平台的策略降价销售,也是谋求「薄利多销」,各路大中小商家们心里有一杆秤,配合平台的策略之后,最终到手能有多少利润,会不会扰乱品牌价格体系,参加这个活动是否对长期经营产生正面效果……一番盘算下来,这个双11到底值不值得参加,自然也就权衡出了利弊。
很显然,在评论区表达不满的商家,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分歧。
商家的分歧在哪里?
最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点,商家觉得自己是赔本赚吆喝,自身的利润需求被忽略。
毕竟,在京东侧重营销的规则下,必然要求商家加大优惠促销,结果就是平台卖了人情,而商家出人力赔本赚了吆喝,这本质上是在引导商家内卷,违背了自古以来的商业规律。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
3C电商2022-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