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行业】没有标准化和品牌,谈何生鲜电商模式(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针对以上问题,在生鲜电商的过程中,消费者会降低对商家的信任感,也带来了一些抱怨,逼迫的一些商家开始搞预定,隔日供货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以往的多品种、快物流、轻包装的问题在3C产品和鞋帽服装上没有出现的问题,在农产品上都成了大问题。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目前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加工技术引进,坚持搞单品经营,深化细分,用专业化的手段,做好一个单品的销售和推广。当然对于电商平台或商超的经营者来说,需要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才是经营之道,这就是单品合作的途径了。通过和不同的农场或者专业加工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每个单品都是专业化处理和包装,相同的产品所带来的是物流成本的节约和高效配送。农产品更快的通过预冷和分装,进入流通渠道,也才能卖得更好。
对于电商从业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产品越多越好,而是产品的多样化商品越多越好,就好比我们的一鱼多吃似得,在农产品的初加工之外,多关注深加工和多种包装技术,包括果蔬的不同形态、不同包装的加工和处理,在确保生鲜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同时,强调产品的多样化,也才能在单品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多的客户需求,对于生鲜电商的销售多个市场着力点。
然后再同不同的生产基地开展合作,比如京东在新疆阿克苏、山东、海南文昌等地承包了上千亩土地,种植苹果、樱桃、荔枝等水果单品;与河北高碑店、山东烟台、海南文昌等地建立有机农产品直供基地。并雇佣当地的农民来进行规模化种植,采用自然种植方式,不追求产量,以保证水果的品质,实现原产地高品质的果蔬直供。随着丰富产品的品类,也许就是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生鲜电商的两个抓手:标准和品牌
电子商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上游货源的竞争和供应链的把控。首先就是标准化的问题。没有标准化,每个农场或者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差异过大,无法进行统一的识别和分级,只能按照土特产的路子,一个地方一个牌子,非常不利于做大做强市场。
实行标准化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的根本举措,在电商的货源方面,就要考虑输出生产标准,形成可执行的细化的东西,也可以委托农产品研究机构制定和分发,确保农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土壤改造、施肥、采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包装。缩小产品的差异性,扩大产品的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级的可复制性产品,才能实现电子商务的货源稳定。比如近年来的山东枣庄,樱桃种植面积约6000公顷,通过推广标准化栽培、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实行分级销售等多项措施,全力打造“诚信樱桃”特色农产,种植出来的绿色樱桃,个大、色艳、品质非常高,取得了不错是销售成绩。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