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联研究】每日优鲜们败退的锅,前置仓不背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核心导读:
1)前置仓不等于生鲜电商;
2)家具、汽配、电子行业的“前置仓模型”分析;
3)前置仓模型差异的本质,来自供应链模型的差异。
随着“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的败退,以及各大社区团购大面积的业务收缩,围绕着“前置仓模式”的各种玩法,似乎已经被市场证伪。但市场早已有不少跑通的“类前置仓”模式。
1.前置仓≠生鲜电商1.1 热潮褪去,生鲜电商尚无赢家
回顾生鲜电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数以千计的玩家下场参与,但目前依然没有一家生鲜电商企业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从结果上来看,被称为生鲜电商“第一家”的易果生鲜破产、“第一股”的每日优鲜解散。众多新晋玩家如呆萝卜、十荟团、食享会、同程生活等也相继消亡。近两年来,赛道中的大小玩家已经大幅度锐减,但依然没有企业能够实现真正的盈利。
融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赛道的巅峰期是2015年至2016年,共发生139起融资事件,占赛道融资记录的50%左右。而到了2021年,则仅有8起。对于资本来说,生鲜赛道已经从蜂拥而至走向回归理性。
1.2 生鲜电商的核心是“前置仓”,但前置仓≠生鲜电商
细数“生鲜版图”中的各种玩法,不管是社区团购、生鲜前置仓、仓店一体还是O2O,其运营的核心都是围绕“前置仓”来讲故事。
其中,社区团购讲的是次日达与线下自提,模式是城市中心仓+社区网格仓+末端外包配送,运营的核心是通过预售自提的方式保证网格仓的流转效率、同时把供应链条拉长;
生鲜前置仓讲的快速订单响应,基本能到1小时内送达,模式是城市中心仓+社区前置仓+自有配送,这种快速响应的方式对于库存的预判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商流上更倾向本地采购,简化下来就变成跑腿业务;
仓店一体/O2O,就是在门店零售的基础上附加区域内的配送功能,在线下销售的基础上做一部分线上渠道,资源的改造与投入都相对更小。
从理论上看,生鲜电商的理想状态是把供应链条延伸到全国各大产区,打造线上版本的“菜市场”。通过城市中心仓+社区前置仓的结构,取代一批、二批与零售商家;然后,按照不同时效要求,给货品叠加不同的物流费用。
理论模型中,多出来的末端物流费用,本应小于中间商的利润分成;但实际情况是前端的供应链条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一批、二批成为生鲜电商的供应商,多出来末端的物流费用无人支撑。加上资本的补贴,消费者并没有养成体验与成本的共同升级。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