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互联网的下半场——产业互联网(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3、产业互联网的主战场是制造业的互联网化
制造业成为可以突破的方向,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主战场。 因为5G、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提供技术支持。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既是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也是互联网经济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影响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 实质上是发挥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的驱动作用,使制造业转移到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基础设施上来,实现工业体系由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迈向信息化的飞跃。
国务院〔2016〕28号文件《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一份非常好的文件,它指出: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有利于激发「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新旧生产体系的转换。
3
问题与出路产业互联网化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面临重重困难。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企业信息化基础、管理组织、文化观念不适应。 例如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传统行业中。
其次是制造业融合需要两个「四基」同时发力。 即老四基: 基础元器件、原材料、新工艺、核心技术; 新四基: 基础芯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云平台。 但在实际过程中,各方面无法同步、协调将会阻碍两个「四基」的同时发力。
第三是支撑服务能力及产业生态的问题,传统行业的互联化需要技术的有力支撑,包括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升级、5G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支持、物联网建设等。 同时,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与旧规制之间的不协调、安全保障等问题都需要生态建设者各方的共同努力。
解决相关问题并推动制造业互联网化的关键点在于重构工业互联网。 包括了网络层联接的可靠、快捷、安全(低时延、多并发、高精度、大容量); 标识层解析的互通、细度、精度、可控、安全; 应用层服务的多元、效率、深度(定位、云能力、分析力)。 同时还需明确的是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不是现在的以人为核心的「人联网」(Internet of People),而是CPS(Cyber Physical System),是人联网、物联网和服务联网(Internetof Services)的集合。 实质上是「软件化的工业技术 + 软件定义生产体系 + 优化重构的生产关系」。 产业互联网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发生变化、产生效果都需要时间,需要各方的参与。 产生的结果也可能是有正有负,同时也需要参与的各方协作。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iCloser交友app非常给用户趣味的囧又体验简单的画风打造丰富的高颜值用户在线
互联网+2022-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