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4)
2022-09-17 14:12来源:未知编辑:admin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曾经有人寄希望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打破BAT一统天下的格局,但是2013年互联网的并购热潮显然是这三家互联网巨头瓜分二线资产的圈地活动,由于行业内巨头间跨界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加剧,以及BAT手中资金依然充裕,有理由认为2014年行业中并购整合会继续,这会使得马太效应继续放大,新参与者难有立足之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消费互联网的格局已定,巨头已经牢牢把持住了行业发展的脉络。 但是消费互联网巨头在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拓展的时候原来的优势已经不在,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海。 (二)产业互联网正在兴起 1. 产业全面互联网化正当其时 产业互联网区别于消费互联网,泛指以生产者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 体现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改造。 从硬件环境来说,消费互联网的普及是由个人电脑、智能终端、网络连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动的,产业互联网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所推动的。 从推动因素来说,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是因为个人生活体验借助互联网得到了极大大提升,购物、阅读、娱乐、出行等方面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而产业互联网将会因为更高的生产、资源配置、交易效率而得到快速推进。 泛互联网化使得个人全面虚拟化,智能硬件终端设备的渗透和普及,让人们几乎24小时都“在线”。 PC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人们每天在工作的8小时内基本都会使用计算机。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迅速兴起,出货量已经远超PC计算机,据统计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高达3.8亿台,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为1亿台,均远高于PC的出货量7000万台。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渗透使得人们的虚拟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除了8小时睡觉时间,几乎时刻都在“在线”。 而今,穿戴式设备也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谷歌眼镜、苹果的iWatch、Jawbone UP等新型产皮层出不穷,未来随着穿戴式设备的应用与普及,人们将会实现全面的虚拟化。 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加速企业虚拟化进程。 自20世纪90年代初,ERP、CRM、OA等运营管理软件陆续面世,并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启了企业的虚拟化进程。 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线上的采购与销售通道,尤其是经过2003年和2008年两次关键拐点,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大幅提升,几乎成为企业“标配”,且服务内容也日益丰富、深入,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撮合,已经开始向集信息、交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演进,据统计2013年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规模高达6.8万亿元,企业用户为1850万。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推动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软控股份为橡胶行业提供智能设备、机器人,国际巨头GE更是举起了工业互联网大旗。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