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摸底考,腾讯产业互联网“交卷”(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匹「黑马」不是浪得虚名,除了稳定的云技术支撑,腾讯会议在 40 天时间内更新迭代了 14 个版本,对一般中小互联网企业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速度。
在手机应用市场榜单多次冲上第一的同时,腾讯会议迅速启动全球布局。截至 3 月 20 日,腾讯会议国际版已经在全球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上线。
随着全球疫情升级,在线办公、会议也将被更多地区的企业所需要,目前视频会议平台 Zoom 的市值表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截至美东 3 月 19 日收盘,Zoom 股价在2020年上涨了84%,市值高达 342 亿美元,接近腾讯集团市值的十分之一,显示出市场对远程办公需求的充分看好。
如果说腾讯会议的崛起是借力风口,那么健康码的从 0 到 1,无疑更充分地显示了腾讯的资源优势。
2 月 9 日,腾讯健康码率先在深圳落地,而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腾讯健康码已经在北京、广东、四川等近 20 个省级行政区上线,覆盖广州、深圳、武汉、福州等 300 多个市县。
非常时期,腾讯做出了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 DAU 增长最快的产品。
上线一个多月后,截至 3 月 16 日,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 25 亿人次,覆盖 9 亿人口,累计访问量达 80 亿,是服务用户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健康码。
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的切实需求倒逼下,健康码开启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数字化管理能力的试炼。在后疫情时代,政务类小程序有望更广泛的参与到智慧城市治理中。
腾讯还在多个 to B 领域做出了「爆款产品」。
武汉市线上开课第一天,有 81% 的武汉中小学生选择了腾讯课堂,高达 73 万人。
当前,腾讯教育已服务于全国 30 多个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服务学生人数超过 1 亿,每天有数百万老师通过腾讯课堂等产品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学服务。
疫情期间,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过企业微信为部分患者看病。在线问诊上线后的四五个小时内,就有超过 4000 名市民进行咨询,医院 200 多名医生请愿入驻,极大缓解了医院接诊压力。
腾讯健康成为超过 3 亿微信用户获取实时疫情数据、医生在线咨询及 AI 辅助自查等服务的重要渠道;腾讯医典提供可靠及专业的医疗资讯,并通过微信及腾讯新闻等多个高流量平台提供疫情相关内容,访问量超过 6 亿。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腾讯?多款腾讯 to B 产品在短期内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