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浪前行!2023新经济智库大会聚焦“数实融合的第三次浪潮”(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主题演讲中,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 引述了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亿元。“展望未来新的十年,数字经济将开启一个量质齐升的这样一个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都不仅仅是孤立的技术发展,它们与各种服务深度结合,形成面向千行百业、万物智能的解决方案,成为数实融合的数字产业支撑。
正如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 所说,数实融合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是数字技术、数据融入到实体经济的各环节、各领域带来的一场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创新体系的重构,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那些被高度数字化的、能够融入到数字经济体系的这些企业,才能够实现一个快速、高质量的增长。从未来来看,这种变革才刚刚开始,企业需要不断的拥抱新技术,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放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包括中国信通院等机构在内发布的多项权威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提升。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为何能保持快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
“过去几年数字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政府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认为,我国数字经济从消费服务业起步,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功能,依靠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不断走向成长壮大。未来在数实融合的过程中,政府打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依然很重要。
对此,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过去多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很重要的两大因素就是数字技术革命和市场化改革。他说,无论是从企业或者从国家治理的层面,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对于支持下一轮经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得益于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我国已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数据资源领先全球,数字产业创新活跃。
有竞争才更有活力,有活力才能催生更强动力。对外经贸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勇建议,完善竞争政策的顶层设计,强化法律保障,强调创新和多方面的协同。“竞争和协作对于数字经济这类前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尊重市场,以竞争为优先,与行政主导的产业政策形成对应。”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