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浪前行!2023新经济智库大会聚焦“数实融合的第三次浪潮”(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针对产业数字化的中国独特模式, 波士顿咨询Platinion董事总经理陈果 认为,中国企业在企业治理、业务运营、市场竞争等各方面面临的情况与欧美和日本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的情况都不相同,因而也不可能完全复制欧美企业的标准化数字系统道路,或者日本企业的高度自定制数字系统道路,中国企业将走出平台支撑的全新数字化转型之路,对产业价值链的再造强度将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国家,释放出更大能量。要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更好地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全球行业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王煜全表示,数字革命让服务规模化成为可能,并让产业协作突破传统的地缘局限。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把握住机会,从以往的制造供应全球进化为创新服务全球,将有望掀开新的全球化篇章。
汽车产业数实融合穿浪前行的新实践
从PC到手机,用现在的眼光看汽车产业,数实融合的汽车产业究竟是产业技术驱动还是智能技术驱动?
“汽车产业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实体产业。” 驭势科技创始人兼CEO吴甘沙 认为,未来汽车会更像手机一样,具备数字经济指数力量的加持,它是一种电动化、智能化的新物种,而且汽车不再是一个完全标准的产品,它可以千车千面。车价越来越便宜,可选择订阅的增值服务越来越丰富,为车主带来更多舒适和便利,为车企创造更多毛利。
百年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这让汽车产业成为观察数实融合进程的一个生动窗口。在“数实融合:现在与将来的适配”主题对话环节, 高红冰 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旭峰 ,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曾震宇 ,从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切入,直观探讨汽车产业的数实融合实践。曾震宇认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明线是新能源化,暗线是智能化,两条线在当下出现交织,推动新能源汽车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对消费者来说,未来可能将更加看重汽车的智能化,也就是智能化的用车体验。高红冰也认同,智能化是汽车工业长期发展的抓手和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智能化已经在帮助电动化或者动力化的革命提升了很大的一个程度”,随着车不断的规模化应用,实际上它在生产大量的数据和智能。 朱旭峰 表示,除了单车智能引发的汽车动力系统、机械系统的革命外,路的智能化是中国汽车产业数实融合中的另外一个“实”,车路协同或许是中国智慧交通服务的新的发展路径,能够让汽车最终在智能化的大环境里迎来大规模应用。 朱旭峰 指出,动力革命和智能革命共同推动了新能源车的发展,电池技术是有极限和瓶颈的,这就更离不开智能技术来更新迭代。同时也要认识到,动力技术的路线也可能发生变化,新的技术路线崛起也许会把电动汽车完全颠覆,所以我们必须走在所有技术的前列,跟进任何有新的苗头的技术研发。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