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歌:产业互联网是流量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新基建的衔接点(7)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对于每个人来讲,比如身边有一个车过来要撞了,我的大脑没有反应,先是眼睛看到,大脑做一个反馈,不要被撞,跑掉,动四肢,这是中心计算过程,计算是在脑子里完成的。如果有一个沙粒吹到你的眼睛上,你眨一下眼,眨眼这个过程是典型的边缘计算,原因是因为沙粒吹过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向你的大脑汇报,必须要在你的终端设备上,就是你的眼睛必须快速做出反应,以防沙粒进到你的眼睛里,这个过程是由你眼睛周边的神经网络组成的边缘计算所完成的。
这件事在人体里有很多体现,在生物体里有很多体现,在整个物联网环境里以后会更多体现出来。边缘计算在整个世界里有很多的应用,只是我们刚刚开始,非常相信大量的云计算要释放出来各种不同级别的计算到次终端和终端去,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社区安防、工业安防、人机交流、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庭非常典型,这些都是要在终端和次终端完成的,这种边缘计算在未来十年里的需求是非常广大的,它是基于新基建完成基础之上的,是非常广泛的应用。
边缘计算里要提到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这件事非常重要。边缘计算的基础是什么,搭建网络,子网建设,数据收集,同时基于这些再做计算,拆解到不同的硬件里,有的可以输送到中央,用中心化计算,边侧用芯片计算。
1959-1969年这十年是传统芯片发展最快速的十年,它是没有标准化的过程,到1969年芯片已经从非标化的技术服务走向了标准化的服务,1969年之后当英特尔把芯片变成标准化产品的时候,促成了整个计算机的爆发,这是《创新者》的书里讲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大量做技术的人,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明确的发现大量做技术工种非常难受,因为都在做重复性的服务型劳动,这个东西还没有标准化成为商品和产品。在这个节点出现之前,这个行业爆发还没有到来,预计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当芯片和边缘计算进入到标化的过程,就会促进整个物联网和新基建产业进入到爆发阶段。看到这本书大家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边缘计算和次终端的计算在标准化这件事上是物联网爆发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件事几年之内就会出现,看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关于芯片具体的参数,像生产工艺计算力和能耗都是非常有重要性的参数,有一点值得提,目前边缘计算行业里很多的芯片不够底层,比如说基于框架做的算法不够底层,以后科研站性不够好,有的计算力不能充满应用,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通俗性、可塑性、鲁棒性,为什么CPU很厉害,为什么英特尔很厉害,为什么后来的英美达很厉害,原因是芯片的适应场景和适应范围非常多,在这个基础上目前的人工智能行业和基础的物联网行业还有非常多标准化和可复制的东西需要发展。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