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旗下设计社区Behance封停国内所有账号,以“替代”回应“封停”是必然选择!(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方法一:不登录可以浏览网站,并且可以搜索自己账号,能正常观看自己的情绪版;
方法二:新注册一个Behance账号,所在地一定要选择国外地区,登录后点击设置,点击使用其他Adobe ID,绑定关联原来的账号重新登录新注册的账号,可发现原来发布的作品和情绪板等都迁移到新账号;
方法三:通过Vpn新注册一个外区账号,绑定原来国区账号也可以进行迁移。 其实这次Behance事件,最令人难受的不是中国大陆账号被封,而是哪怕被封了还得千辛万苦去新建一个其他区域的账号好继续使用Behance,因为它的平替确实难找。 我们的国产软件,真的任重道远。
Figma断供大疆,GitHub封禁俄开发者 无独有偶,知名UI设计工具Figma在今年3月发文正式通告,封停大疆以及所有被美国制裁名单的公司账号。 Figma表示,遵照美国法律法规以及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司将开始冻结大疆团队成员的账号,用户不能再访问其在Figma上的数据。 今年4月,据俄罗斯的软件开发者称,如果自己现在为、或以前曾为现在受到美国制裁的公司工作,那么GitHub帐户将在没有预先警示的情况下被封。 在题为“GitHub与贸易规制”的电子邮件中,GitHub解释了他们的账号是因为政府的经济制裁法规而被禁用。 幸好,国产的设计工具,如MasterGo,在事件发生后都迅速地做出了反应,基本上解决了设计师们的燃眉之急。而在开源代码库方面,姑且也有Gitee可以使用。 但俄罗斯就没这么走运了,他们的GitHub国产替代方案在今年的2月才刚刚立项。 此外,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之下,西方IT企业对俄罗斯的制裁让俄罗斯的工业和轻工业办公软件几乎完全瘫痪:3D建模软件、AutoCAD制图软件和PS已经无法打开……可以说,是直接切断了俄罗斯的IT产业链。 如此频繁的“拉黑”事件,无不为中国的应用软件们敲响了刺耳的警钟。
上到14nm下到3nm,EDA全面封锁 随着「芯片法案」的通过,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打压可谓是变本加厉。 据多家外媒报道,8月初全美国所有芯片制造设备商,过去两个星期都收到了商务部的通知,禁止14纳米以下制程设备出口到中国大陆地区。 8月12日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禁令称,将针对包括先进半导体在内的四项技术设立新的出口管制。 这四项技术的其中之一便是——专门为开发具有全栅极场效应晶体管(GAAFET)结构的集成电路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ECAD)软件。 ECAD可以简单地理解为EDA,而GAAFET则是让芯片制程突破3纳米及以下的技术关键。不过,对于这次的限制还不必过度担心。毕竟目前最常见的芯片制程,依然是以FinFET为主。 众所周知,EDA是芯片IC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属于芯片制造的上游产业,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布线、验证和仿真等所有流程。EDA被行业内称为“芯片之母”。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制程的EDA工具主要由楷登电子(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和西门子旗下的明导国际(Mentor)等制造。 虽然中国也有自主研发EDA软件系统,如华大九天EDA和EasyEDA等产品,也拥有很多成功用户案例。 但国产EDA与美国主流EDA工具相比较,虽然在设计原理上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在功能上却存在巨大的「代际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不足等重大缺陷。 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产销市场,国内市场份额的近90%,都被之前提到的EDA三巨头霸占。 仅次于“三巨头”之后的”老四”,仅有6%的市场份额,而且在去年6月的IPO招股书中,该公司也坦言, 公司既有模拟电路设计及验证工具尚不支持16nm及以下先进工艺设计。 据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十年内,三巨头的EDA工具依然将占据市场主流,国内EDA在技术能跟上并实现“替代”的机会不大。 不难看出,工业软件已成为国际竞争中“卡脖子”的症结,不解决这些问题,迟早会形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局。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