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微盟的“AB面”(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针对微盟的投诉久高不下?原因基于两点:1、微盟本身的代理商制度和营销方式;2、资本及平台的压力。
看看微盟在过去两年的收入与投入,微盟几乎将其一半的收入作为销售成本,通过覆盖式营销获取增量的订单。2018、2019、2020年微盟的销售费用在总收入的占比分别为52%,49.9%,49%。
图/网络
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微盟会有自己的直销团队,对于下沉市场,微盟走代理商模式,代理商的收入直接与业绩返点挂钩。这就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前得到的是“上帝”般的待遇,购买后出现成本及交付团队跟不上的现象。
同样受到质疑的还有微盟的竞争对手有赞。有赞的高管离职频繁、投诉举报逐年上升等负面消息也体现出内部问题。
两个行业头部企业内部都处于翻江倒海阶段,短期内并不稳定。
盈利能力上,虽然微盟和有赞两者都在市场端业务增长,但两者都是亏损状态,尤其是对于有赞来说,自2018年上市以来亏损已是一种常态。
一面口碑下滑,一面资本高歌猛进;扩张背后的是Saas平台来自资方和市场的压力。
“未来20年是产业互联网的20年,全球SaaS的渗透率在22.4%左右,中国仅为7.3%,我们至少还有3倍的空间”,微盟CEO孙涛勇表示。
没错,微盟所处的赛道,全球数字化的浪潮,应该是属于未来十年最大的风口。要不然为何持续投诉、持续亏损,孙涛勇还继续开疆拓土?投资团们还在连续增持股份?
就今年来看,高盛以每股均价6.91港元,增持120.4万股,增持后,高盛最新持仓数为128,410,476股,持仓比例由4.99%上升至5.04%;小摩增持微盟集团2478.7578万股,增持后小摩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13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8.34%;摩根大通也增持微盟集团1512.23万股,增持后,摩根大通最新持仓数目为2.3亿股,持仓比例由8.43%上升至9.02%。
被资本裹挟着,微盟就得蒙眼狂奔,要不然怎么再吸引投资方追加投资,连续亏损的锅,谁来背?比起那每年几百几千起的投诉,持续性增长及吸引资本的目光,似乎才是微盟的重点。
图/pexels
总之,对于中国SaaS企业,想成为中国版的Oracle与Salesforce,蒙眼狂奔或是埋头走路都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SaaS最终都会归为有两种规模路径:针对小微企业:帮助客户解决使用的问题,或者解决一些效率和业务增长的问题。针对大企业:做复杂工具,给客户指出一个“新的理念”,帮助用户业绩指数上升。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原标题:个人博客站点如何添加谷歌联盟Google Adsense? 自己通过hexo+github page 自
技术经验2021-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