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仓黄埔军校”Teradata退出中国市场,是好是坏?影响几何?(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南大通用的 GBase 8a。 这是一款针对数据仓库场景进行优化改造而开发的分布式逻辑数据仓库产品,已商用部署节点数超过 30000+ 个,管理数据总量超 300PB,用户覆盖三十多个国家和国内 32 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在金融、电信、政企、安全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
达梦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 DMDPC。 这是基于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的一款同时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和在线事务处理的新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无状态计算节点、支持分布式事务、多机并行协同计算、基于RAFT协议、数据分布式存储,灵活扩缩容等特性。
星环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分析型闪存数据库 ArgoDB ,可以替代Hadoop+MPP混合架构,可支持标准SQL语法,兼容 Oracle、IBM DB2 和 Teradata 等方言。通过一个 ArgoDB 数据库,就可以打造一站式离线数据仓库、实时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联邦计算平台等数据分析系统,同时已与国内主流软硬件信创厂商完成了兼容适配互认证,满足信创验收要求。
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些年才正式步入“云时代”的 Teradata,不仅速度慢了,而且在国内的竞争力越来越小,离开似乎也成为了如今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 据悉, 受到此次退出的影响, Teradata 在大中华区拥有涵盖市场、研发、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广、销售、咨询服务、售后技术支持的 超过 1200 名员工 也将就此解散。 科技发展 的 长河中,时代不会为任何人、企业而停留, Teradata 的离开勾起不少技术人的回忆,也有些让人惋惜:
影响Teradata退出中国,主要为国内数据库市场带来了以下影响: 第一,对于甲方企业,数据库国产化替换会进一步加速,且向核心业务系统渗透。 根据 爱分析 数据显示, 2022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为320亿元 ,但国产数据库替换目前主要集中在行业的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全行业国产数据库的整体替换率约为10%,但以银行为代表数据库重要行业,国产数据库对核心系统的替换率仅有1%。即使Teradata的本地服务商还能继续提供服务,但缺乏原厂支持能力,势必会影响甲方企业继续采购Teradata的信心,促使数据库国产化替换周期变短,国产数据库逐步向核心系统推进。 第二,巨头退出后市场呈现碎片化,对数据仓库的运维管理、数据分析等数据应用带来新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没有一家国产数据库厂商能够独立填补Teradata离开后空白,甚至连填补四分之一市场空白都绝无可能,因此,整个数据库市场势必呈现出碎片化趋势,由此带来两方面挑战。 碎片化的数据库市场将直接带来纳管上的难题,例如,如何对差异化的数据库实现统一监控告警、性能优化、安全管控。对于以BI为代表的数据应用而言,如何将上层分析工具、平台与众多国产数据库兼容适配也成为主要挑战。 第三,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数据库厂商的产品性能与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爱分析估算,包含本地服务商在内,Teradata的产品与服务收入在中国市场至少有30亿元,占整个数据库市场的10%以上,这对于数据库厂商而言既是机会亦是挑战。 一方面, 基于新的云原生分布式架构如何能够达到Teradata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甲方客户的业务需求,对厂商的产品性能和稳定性提出考验。 另一方面, 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替换必然涉及到大量迁移、开发工作,对厂商的服务能力和架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合来看, Teradata 这类公司从中国退出或是利弊参半。 在CRM、数据分析等领域,美国企业在技术上还是有不少领先优势的,这些企业呆在中国市场,可以充当“鲶鱼”,激活整个市场的竞争和创新活力,有助于提升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以此次退出的Teradata为例,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充当了中国的“数仓黄埔军校”的作用。Teradata于1997年进入中国,将国际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带到了中国,帮助中国培养了大量数据仓库领域人才。而数据仓库这个领域还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云原生数仓等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这个时候,中国需要Teradata这样的企业来将全球最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发展理念持续输入国内。显然,Teradata从中国市场退出是与这一诉求相悖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Teradata的离开,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和忧虑的事情。 对此,你怎么看 ?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