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飞书、企业微信,为营收发愁(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与C端用户相比,B端用户有着更高的忠诚度,因为更换系统意味着大量的业务迁移和学习成本。慢了一步的飞书,不得不扩大经营范围。
因此,飞书内部决定,要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特别是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地区。
国内市场前有钉钉,后有企业微信,飞书盈利的可能并不大。反而是海外市场,钉钉和企业微信都尚未涉足,飞书还能获得TikTok的帮助。
当下,三者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护城河。谁能率先实现盈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谁便真正拿到了市场蛋糕。
看得见用户,摸不着盈利目前来看,无论是钉钉、企业微信,还是飞书,都不能摆脱对企业内部的依赖,没有完成自我造血。
本质上,还是国内协同办公市场尚处于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用场景和用户规模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目标用户上,大客户成了办公软件三巨头争夺的重点。
飞书一开始的进攻重点就是中大型客户,把“头部效应”发挥到了极致。钉钉则针对不同客群,打造不同的产品矩阵,现已完成了用户结构的优化。同样,企业微信也开始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渗透。
(钉钉)
但是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办公软件的需求和侧重点存在很大差异。
这样的前提下,要求办公软件既要迎合客户需求,又能解决客户的痛点,对产品力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源:艾瑞咨询)
与老牌服务厂商相比,钉钉、飞书和企业微信差的不止是时间。
此外,用户习惯了使用免费产品,对办公软件付费的意愿并不高。
《2021中国SaaS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而欧美市场软件付费率已经超过了70%。
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钉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让人无奈的事实。
钉钉总裁叶军曾经透露过,目前市场上购买专业、专有、专属版软件的企业甚至不足1%。
办公软件商业化之路道阻且长。
电商报合作【点击此处】微信扫码联系>>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