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的索尼PS5,厂商的试错与求变丨游戏干线(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而新入局者的挑战也是厂商们积极求变的原因之一。近期,手握Steam平台的Valve公司表示,其自研掌机Steam Deck的销量非常火热,预订量屡创新高,为此V社还加大产能投入,宣布第四季度发货的部分订单将会提前到第三季度发货。
张书乐认为,三大厂商一定程度内的价格调整对主机市场格局影响有限:“索尼涨价也是基于平台内游戏吸引力和游戏主机本身成本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也是对自身游戏主机营收模式的试错过程,在会员价格和权益上,任天堂、微软近期也都在做类似的试错。”
向消费者嫁接成本虽说面对汇率影响,三大主机厂商中只有索尼选择了涨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此前报告表明,索尼、微软和任天堂其实都在等待对方发出涨价的呼吁,然后才对此事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索尼率先下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两家已经完全摆脱成本影响。 实际上,任天堂已经在尝试实行一些既不用“涨价吓跑”消费者,又能节省成本的措施。在上周,任天 堂正式宣布将续航版Switch包装盒的尺寸缩小20%,OLED 型号不受影响。 任天堂方面表示,缩小包装盒可以增加运输效率,增加供应量。同时由于半导体等零件短缺,只能增加对航空运输空间的利用,压缩物流成本,尽量减少销售成本的损失。 而微软则采用更加“高大上”的做法:研发更小、更高效的XSX芯片。在今年4月,Stardock副总裁Brad sam透露微软正在为XBX开发一款更高效的芯片,因为“这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不难看出,任天堂、微软在面对成本上涨时,更多倾向于压缩生产环节的成本。对比之下,索尼把上涨的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的做法会引起争议,也就不奇怪了 。 内容参考:南方财经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