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暗黑美学?(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不过,在哥特风格,以及特色UI和视角外,Diablo-like 似乎更注重于另一个要素,即被调侃为“刷刷刷”的核心玩法除了“打怪升级刷装备”的不断循环,还表现在围绕这一核心的随机生成、掉落机制、丰富且自由的角色培养系统等。 在Diablo-like这条赛道上,有《流放之路》《火炬之光》等被广泛认可的游戏,也有只模仿了外形的流水线页游,有趣的是,《暗黑》系列的正统续作D3(《暗黑破坏神3》)也难逃被吐槽的命运,这部时隔12年,累积满满期待值的续作不仅一度炸了服务器,也炸了口碑。 或许是考虑到对于在暗黑风领域“历经千帆” 的玩家来说,一款只是继承经典的续作带来的惊喜是很有限的,因此D3在延续系列基调之外,还做了许多改变:更精致的画面、更易上手的角色培养方案、在线模式及多人游戏功能的拓展等,但这些改变却不被许多老玩家接受,尤其是符文功能的改动,成为一众玩家的“意难平”。 不过,从玩家的吐槽声中也不难发现,D3是一款很不错的游戏——如果没有D2的话。如果说在D1的基础上再度拔高的D2是划时代的“神作”,那么,在ARPG、暗黑风满地跑,优劣之作都已经不再新鲜的市场上,没有颠覆性创新的D3也只能是“平平无奇”。 在《暗黑破坏神》相关讨论中,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暗黑3》不那么恐怖了? 玩家对《暗黑破坏神》系列的恐惧来源,核心是“不安”。这种不安贯穿在玩家体验剧情、探索场景以及战斗的整个过程中,而游戏特有的哥特美术风格、45°俯视的固定视角、以及有限的可视范围,都加剧了这种源自未知危险的不安。
除了心理防线加固,以及对游戏更加熟悉之外,游戏中的改动也削弱了恐惧感。这一变化,以玩家的话来说,就是从“邪典”到“史诗”的转变。不仅仅是血迹、尸体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恐惧元素的净化,在画面色调、音乐氛围上,也呈现出恢宏、华丽的气质来。而觉醒了神魔力量的“奈非天”成为主角后,相比于前作中勇者牺牲、英雄堕落的悲剧,D3的征讨大菠萝之路也变得热血澎湃。 《不朽》中的暗黑美学 在《暗黑》系列中,恐惧之王Diablo凭借着不死Buff不断重生归来,兢兢业业地扮演着终极Boss,直到D3故事结局,他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毕竟D4中的主角已经变成了奈非天之母莉莉丝。而在时间线上衔接D2和D3的《暗黑破坏神:不朽》中,玩家又将回到与他斗智斗勇的冒险中来。 在游戏某一宣传网页中,“暗黑美学”标签下的拓展内容,难得地对“暗黑美学”这一概念作了一些解释:广袤大世界、实时光影渲染、限光视野半径、浓郁西幻哥特。在游戏画面表现上这一方面,官方美术团队也特意分享了思路历程,这些内容也都在游戏中得到了体现。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近期大火的《Inside the Backrooms》,从核心机制来看,与其他同题材游戏并没有太
游戏2022-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