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侵权有了“工业化”流程,80万赔偿能挡住多少无良黑商? | 游法解读第5期(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三、游戏公司遇到类似侵权应做好哪些准备?
首先,公司需要明确自身权利基础,即对方盗用的名称是否已经进做商标注册登记,以明确对不当行为,是以商标侵权维权,还是主打不正当竞争。
其次,公司需要对侵权游戏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查询并整合其上架平台、内嵌游戏的开发主体信息、收款主体信息等内容,并在前述内容出现变动(如发生了游戏更新)时另行公证。
最后,公司需要对上述主体信息加以综合分析,查看其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同时着手准备公司游戏的收入及知名度证据(如游戏上架持续的时间、区域范围、销售额、获奖记录、受保护的情况等),侵权游戏公司的获益证据(如玩家充值反馈、侵权游戏公司的年报、《招股说明书》等),结合公证费、律师费等维权成本,综合主张侵权损失赔偿。
四、律师说
本案虽为商标权侵权纠纷,但实际争议焦点却是对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属于游戏产品商标侵权产业化、流程化的典型新案例。不难看出,侵权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自进行商标侵权起,便已全面着手应对维权事宜,使得权利人维权成本大幅提升。
此类行为背离了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超出了游戏行业竞争者之间正当的借鉴和模仿,客观上亦会造成被侵权公司用户流失,即便不构成商标侵权,也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等相关规定,具备了不正当竞争的性质。
当前游戏行业已过数轮大浪淘沙,野蛮生长时代之后,游戏企业应当更加注重对游戏内容的提升,对于抄袭现有游戏的成功玩法甚至冒名蹭流量的侵权行为,需要积极固定证据并及时维权,必要时可联系公安机关做报案处理。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