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SLG赛道从业者分享,这个品类当前该如何入局?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文/张雄
编辑/余生林
SLG(策略)手游产品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在营收能力以及市场竞争方面,却稳居头部。高LTV、高ARPU是SLG产品的显著特征,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入局SLG赛道,整个品类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这也导致SLG品类的入局门槛与获客成本大幅增加。
面对不断内卷的SLG赛道,中腰部厂商该如何入局?在SLG品类赛道更加细分的大环境之下,头部大厂又在怎样布局?这些都是行业颇为关注的事情。对此,游戏日报采访了多位专注于SLG品类赛道的从业者,与他们一起交流,对国内头部SLG产品以及部分在研产品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给关注SLG赛道的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SLG产品市场现状
国内SLG市场环境竞争激烈,是行业公认的事实,一位关注SLG赛道多年的从业者告诉游戏日报,在他看来目前国内SLG市场主要细分为COK-like类和率土like类。
COK-like类主打数值养成与资源消耗的对抗;率土-like类主打团队战略与个人搭配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SLG赛道,研运成本被不断拉高,老产品不断拉高买量成本,新产品通过自身题材、微创玩法进行创意营销,竞争愈演愈烈。
点击图片查看《无悔华夏》制作人专访
另外,针对当前SLG产品市场现状,此前曾接受过游戏日报【对话制作人】栏目采访的SLG手游《无悔华夏》制作人也给出了类似看法。在他看来,国内最主要的基于COK演变而来的SLG产品,虽然从表现上来看是策略游戏,但是核心体验上却是来源于MMO的社交、竞争,注定了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长周期的游戏类型,注重用户的沉淀和社区的形成。
目前整体情况也和MMO品类后期表现很像,头部产品吃掉了大量用户,用户群稳定,粘性高。新产品难以获得原来品类的核心用户,只能去拓展外围的泛用户,有点像MMO往页游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整体而言,国内做SLG新产品会很难做,要么借助大IP进行用户转化,要么就是做出更高品质,或者更高付费能力的游戏来拉拢用户。
对此,游戏日报将iOS畅销榜TOP100之内的SLG产品进行汇总,从榜单数据情况来看,与上述两位从业者所分享的观点十分相近。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