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幻核“停摆”:数字藏品幻觉之下的内核是什么(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对处于灰色地带的平台而言,不仅自身面临着随时被整治的风险,还不利于数字藏品行业的整体发展。
今年3月份以来,微信封禁了十余家数字藏品平台,官方表示,“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为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微信公众平台近日对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公众号及小程序进行规范化整治。”对于仅提供数字藏品展示和一级交易的公众号,微信方也要求提供和国家网信办已备案认可的区块链公司的合作证明作为资质证明。 国内数字藏品平台的入口主要包括APP、小程序、公众号和网页。在879家透露出具体入口端的平台中,采用公众号,小程序的平台分别有437家和72家。( 注:部分平台采用不只一种入口端 )。因此,微信此次的整治活动对于数字藏品行业来说是一次重击。
除了合规化风险,01区块链、Forechain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现存数字藏品平台存在许多不规范运营的问题。 例如,部分平台缺乏用户协议和隐私协议,个别平台甚至直接照抄其他网站的用户/隐私协议,连官方名称和具体内容都漏了修改;此外,部分平台并没有说明藏品具体采用的底层区块链技术,而是用“基于区块链技术”这类话术含糊概括。还有部分平台打着公链的名义吸引玩家,但实际卖出后并没有在公链上铸造。
三、站稳脚跟,仰望星空
看似“熊市”的数字藏品市场,其实也蕴含着重新整装待发的趋势。
从抢购热潮到出现滞销,也是数字藏品市场从泡沫走向良性的阶段。在供需的转变之下,真正能够打动受众的藏品才能在这个“洗牌阶段”脱颖而出,如何打造有“质量”的数字藏品也将成为新的重点。
此外,合规化是数字藏品避不开的难关。但起码目前的监管趋势是明显的,去币化和去金融化将成为数字藏品行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数字藏品只有熬过合规化过程中的“阵痛”,才能在国内真正站稳脚跟。
尽管数字藏品行业云诡波谲,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创载体。借助区块链技术可确权特征和数字化手段的多样性,许多书画、文博能够栩栩如生地重现在大众面前,IP、文旅等数字资源也能够被进一步挖掘,发挥商业价值。
自2022年开春以来,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参与到数字藏品的发行,包括文旅机构、电影制作商、银行、餐饮和服装等。逐渐地,数字藏品也成为机构提升品牌价值,与受众互动的重要端口,成为品牌营销和宣传的重要手段。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