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Web3.0、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三大标签颠覆互联网(9)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通知,严禁新增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同时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全面禁止了“挖矿”行为。区块链技术应用逐步在金融、物流、数字版权、保险等领域落地。在金融领域,使金融交易成本下降的同时提高快速完成交易支付。在物流领域,可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在数字版权领域,可以对作品进行鉴权,保证权属的真实、唯一性。在保险领域,通过智能合约应用,实现保单自动触发。
▲政策引导、鼓励行业健康发展
Web3.0带来的监管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开放、隐私和共建的背景下,并非意味着 Web3.0应用不需要监管。但毫无疑问,由于 Web3.0 应用业务模式的巨大革新,监管方式势必会产生大的变化以适应新事物的发展业态。
因此, Web3.0 时代,监管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对于沟通 Web3.0和 Web2.0两个世界的通道/业务,将首当其冲,寻求适合的监管模式,以适应 Web3.0的发展:
2)隐私和匿名方面,有可能存在底层实现 KYC,应用层实现适度匿名: 对于分布式网络带来的隐私和匿名功能,一方面存在隐私和匿名的需求,另一方面,并非隐私和匿名意味着会完全忽视监管。在现实世界中,监管必定存在,Web3.0 亦将探索中与监管的融合之道。一种似乎可行的办法是:在区块链网络底层实现监管,意味着底层账户将存在着 KYC 等监管约束,而在中间协议层和应用层实现适度匿名。当然,监管的手段也是灵活的,用户 KYC 等信息可以存储在由监管参与的多签网络中。
▲关于隐私和匿名,一种可能的监管方案
3)DAO 治理过程中,势必会引入监管作为治理一方:DAO 是 Web3.0 世界运行的重要的治理机制,但理想的的 DAO 方案似乎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往往在需要仲裁、追讨被盗资产等问题发生后,现实社会政府机构和监管机构往往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例如在 DeFi 系统经常发生的黑客攻击事件、以及其他难以预料事件导致的损失发生时,完全依靠 DAO 是不够的。
这时候往往要借助现实社会政府和法律等手段解决。例如,当 DeFi 项目发生风险时,仅仅依靠社区的去中心化治理未必能够敦促开发团队保护或追回用户的加密资产。相反,在危机发生时,真正能够威慑到攻击者的,还是现实社会中的中心化机构和法律威慑。例如,当黑客的部分个人信息暴露以及部分资产被中心化机构所冻结时,黑客才愿意与开发团队谈判并承诺退回被盗的资产。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