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万维网的华丽史诗:Web3.0前世今生、技术金矿、技术颠覆者、新的社会模型、大型社会实验(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转载内容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建 Man lives in a world of meaning 2021 年 12 月 9 日,一场探讨 Web 3.0 未来的国会听证会召开,来自 FTX,Circle,Coinbase 等六家加密公司在国会议员面前为「加密货币」、 「Web 3.0」等新物种极力陈词、呼吁监管。 其中,身着一身黑色西装、带着一副棕框眼镜的 Brian Brook——BitFury 的首席执行官,对 Web 3.0 的来龙去脉做了一段 5 分钟说明,因其陈词清晰易懂而不带一句废话,创造了大会的「高光时刻」,让「Web 3.0」在美国彻底火出圈。互撕、争议、投机、暴富、群众运动,都在 Web 3.0 世界中上演。 一些技术颠覆者正在涌现,一些新的社会模型正被探索,一场危险的大型社会实验,也拉开了序幕。 那 Web 3.0 到底什么呢? 而这 Web 3.0 之前,我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本文就本着溯本求源的宗旨为读者解密 Web 3.0 的前世今生。
01. Web1.0:链接信息,共享未来1989 年,CERN(欧洲核研究组织)的一位英国软件开发人员对科学家在他的组织中分享研究的方式感到沮丧。因为当时有许多不同的文件格式、编程语言和计算机平台,如何快速查找电子记录并正确使用它们成为了当时工作人员挥之不去的难题。这时,粒子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便设想了一个使用超文本的网络系统——它允许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轻松共享信息,试图解决这一痛点。该发明于 1989 年首次被记录在案。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 年 12 月 20 日,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网站:欧洲原子核研究会的主页。 历史的开启往往只是从一个微不起眼的小事驱动,就像亚马逊的那只蝴蝶就要轻轻煽动一下翅膀,就可以引发后来的飓风。彼时的网站脆弱的像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不断根据其他人的反馈不厌其烦改进它的浏览器和服务器代码。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网站随之诞生,网站功能简单且信息丰富,主要是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以外可能对该技术感兴趣的人对网络概念的基本介绍。 1993 年 4 月 30 日,CERN(欧洲核研究组织)正式将 WWW 的基本技术发布到公共领域,这为网络成为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的免版税标准铺平了道路。Web1.0 正缓缓进入了千家百户,也为后来的商业互联网腾飞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1994 年,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创立了万维网联盟 (W3C),该联盟几乎与发明网络本身一样重要。如果没有 W3C 的开放指导,网络很可能早就分裂成许多不兼容的技术,这将阻碍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采用。然而,构建了人类商业互联网世界第一个十年的,不是科学研究机构或教授们的主页,而是美国在线、雅虎、Orkut、谷歌、新浪、网易和百度等数百家全球新闻媒体网站和搜索引擎。1995 年,互联网商业化浪潮最具标志性的 Netscape 诞生了。 同年,微软为 Windows 95 创建了一个 Web 浏览器。雅虎(Yahoo!)也诞生了,很快获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全球第一门户由此起步。1995 年,Compuserve、America Online 和 Prodigy 开始提供互联网访问。Amazon.com,Craigslist 和 eBay 上线。第一个在线约会网站 Match.com 发布。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资本的追捧下,各式各样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出,恰如数十年后的币圈。 互联网,成为了当时资本追捧的新宠,也是 New Money 向 Old Money 发起进攻的冲锋枪。 1995 年 8 月 9 日,Netscape 的 IPO 直接点燃互联网商业化热潮的爆点。 Netscape 的股票开盘价是 28 美元,开盘仅一分钟,股价就冲到了 70 美元,当天最高价达 75 美元,收盘价为 56 美元。《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通用公司花了 43 年才使市值达到 27 亿美元,而 Netscape 只花了 1 分钟。市场狂热可见一斑。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浏览器成为众多资本角逐的赛道,也打响了互联网商业化的第一场大战。微软凭借着强大的资金实力,一举成为了浏览器赛道的弄潮儿赚得盘满钵满。 1997 年,Netflix 正式成立,只是它的主营业务的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卖给用户 DVD。这离它成为全球在线视频的第一巨头还有 21 年。而另外一个搜索引擎的巨头——谷歌,在 1998 年诞生,只不过它依旧很弱小。烈火烹油,1999 年成为了互联网史上最疯狂的一年,美国 70% 以上的风险投资涌入互联网。仅仅这一年,美国投向网络的资金达 1000 多亿美元,超过以往 15 年的总和。好景不长,Year 2000 Problem(千年虫问题)成为了新旧世纪交替之时的一个重大事件。尽管让全世界如临大敌、耗资巨大的 Year 2000 Problem(千年虫问题)最终并没有大爆发,但是互联网泡沫所造就的 20 世纪末的最后疯狂,却给 21 世纪带来了一场灾难性崩盘! 互联网,一度成为了资本的弃子,但 Web1.0 所带来的技术红利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 Web2.0 夯下了基石。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