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万维网的华丽史诗:Web3.0前世今生、技术金矿、技术颠覆者、新的社会模型、大型社会实验(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Web2.0 是相对于 web1.0 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 2003/4 年的热词。但是,从 Web2.0 广泛定义的「可读可写」来说,它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已经初具雏形。 1997 年,JornBarger 就成立一家叫做 robotwisdom.com 的博客网站,并正式使用了「weblog」名词。这似乎是 web2.0 面世的最早形态。1999 年 8 月 23 日,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发布了 Blogger,这是第一个让人们搭建个人博客,并允许用户评论、与博主互动的平台,它被广泛认为是 Web2.0 的开端。
Web2.0 的萌芽正如饥似渴吸收着市场的养分,但在互联网的泡沫下也风雨飘摇。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指连续阴跌至 825.8 的历史最低点,直到 2015 年 4 月,纳指才重回当年的最高点。好在技术和生态的完美融合下,才有了 Web2.0 继续前进的动力。 2003 年,Myspace、Skype 和 Safari Web 浏览器登场。尤其是 MySpace 在 2003 年成为最流行的社交网络,引领了 Web 2.0 的主流化。2004 年,克里斯·夏普利(Chris Sharpley)首先命名「社交媒体」术语。同一年,开源软件理念的缔造者、Reilly 媒体公司 CEO 提姆·奥莱理提出了「Web2.0」,最终给这场由博客、播客、SNS、Wiki 等互联网的新浪潮命了名,并迅速在全球成为公认的主流概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 2004 这一年中,像维基百科、谷歌这样的服务商,早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中流砥柱。而在中国,博客大巴、博客中国这样的网站,也已经很流行的。2007 年,威廉姆斯参与创办 Twitter,与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还有太平洋另一侧的中国同行,开启了属于社交网络、视频工具、个性化电商与互联网生活服务的新世界之门。同年,苹果 CEO 史蒂夫·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hone,并在 6 月 29 日正式发售,引发销售狂潮,被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开启。 也正是移动互联网将 Web2.0 推向了巅峰,从打字到语音到短视频到直播,从 QQ 到微博到微信到抖音,每一种形态都是互联网升级打怪的结果。如果说 Web1.0 的内容接受方式相当于看电视,那 Web2.0 的重要特征是智能手机的应用。从电视规定我们接收的内容到智能手机可选择内容并能进行交流。简言之,Web 2.0 允许用户成为消费者和内容创建者,在 Web2 的时代,个体用户就是产品。 然而,在 Web 2.0 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同时也暴露出了问题。众所周知,在 Web 1.0 时代,我们是那些从互联网上吸收大量信息的人,但在 Web 2.0 中,互联网开始从我们这里收集信息。Meta 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从用户那里收集数据,投放针对性广告和内容,从其消费者基础上赚得更多的钱,甚至一些公司甚至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偷偷将数据出售给第三方。 一桩桩隐私泄露案件让平台与用户的矛盾变得难以调和,棱镜事件、Meta 泄露用户隐私、谷歌被控悄悄追踪用户等种种痛点成为了 Web 2.0 天空挥之不去的阴霾。而丑闻的根源是,用户在平台上提供内容、贡献数据,却不属于他自己。正因如此,Web3.0 的黎明渐渐来临,为「价值交换」带来了新的曙光。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