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登陆循环经济:把二手交易的信任成本最小化(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比如针对二手商品专门制定的定级体系,经过转转集团“官方验”的手机会被归入相应的等级,99新、95新、9成新等,每个等级对于手机的外观、功能有着严格的判断依据。标准清晰,消费者选购时就像买标准品一样省心省力,想要一部外观如新、功能齐备的二手手机,筛选99新产品即可。
商品取信于人的同时,配套的服务必须跟进。比如二手商品的售后环节,各商家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具备上述标准化能力的平台则亲自下场,为用户提供质保、售后等服务,服务体验甚至不亚于新品。
三是品牌取信。
二手交易由来已久,国外成熟市场还孕育了一批二手连锁商店,比如日本的HARD OFF、美国的Goodwill。国内虽然少见相关的实体业态,但经过国内企业近些年的持续耕耘,也在行业树立了品牌认知,处于第一梯队的转转和闲鱼就是代表。
而随着平台在线下渠道的布局逐渐铺开,国内二手连锁商店缺位的问题得到改善,线上线下的互补效应开始显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底,转转集团已在全国50座城市共计开设近200家二手循环商店,包括前面提到的卢培俊所在的门店,其中三成月营业都达到了百万级。
依托门店聚集线下客流,输出商品和服务,探索“二手零售+回收”新消费业态的同时,门店天然的可信赖属性让转转的品牌资产进一步沉淀,强化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值,于行业而言则在提高大众对二手商品的认可度。
一套组合拳下来,信任成本被“打”了下来,消费门槛随之降低,更多人会因此去尝试买卖二手商品,新消费的成型便是水到渠成。
信任经济方兴未艾
消费者因为信任而聚集,证明循环经济的本质之一便是信任经济。随着标准化体系、信任基础的逐渐完善,信任经济的爆发指日可待。
业内外对于二手消费的前(钱)景一致看好。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的闲置物品交易预计突破3万亿元。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