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和“游戏鼠标”竟然也有化学反应?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游戏游戏鼠标的发展“似乎已经走到了头”?
在不考虑“用来打游戏的就是游戏鼠标”这种偷换概念的情况下,第一款严格上的游戏鼠标应该是2003年由雷蛇推出的Razer BoomSlang(非洲树蛇)。受技术限制,这款游戏鼠标行业的开山之作并没有采用光学传感器,依旧采用了传统的机械滚球结构,DPI只有2100/2500个型号。不过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款发布于22年前鼠标其实已经具备了当下游戏鼠标的“必备要素”:
为了让玩家在激烈操作中能握住鼠标,BoomSlang采用了橡胶防滑设计;为不错过游戏中的每一个关键操作,BoomSlang甚至有5个可编程按键。 除了DPI、接口以及提及电竞时无法绕过的RGB跑马灯之外,雷蛇BoomSlang从某种角度上看和2022年最新款的对称布局游戏鼠标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图片来源:ebay
但反观电竞周边的其他品类,像游戏鼠标这种“不忘初心”的情况根本不存在:游戏键盘已经走完了机械键盘-薄膜键盘——机械键盘的轮回,开始向着更先进的光轴迈进,其键位布局也不断创新,甚至催生出专为游戏设计的左手键盘。
游戏耳机也已经从最初的“小扬声器”发展出来一个成熟的生态的体系,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7.1、环绕声、DTS/THX/Dolby音效,如今的游戏耳机已经成为了耳机品类中独当一面的存在。甚至连可有可无的游戏鼠标点,现在也分化出了织面和硬质两种不同的流派。
但19年过去了,游戏鼠标却还是那个游戏鼠标:得益于供应链的升级,传感器的DPI来到了25000,有线传输也变成了无线设计。但除此之外,游戏鼠标和过去的游戏鼠标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图片来源:Logitech
平心而论,现代的游戏鼠标确实在外观和设计上分化出了不同的流派,雷蛇的炼狱蝰蛇、罗技的G502、G903与GPW也确实是游戏鼠标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产品。 但问题在于这些产品分支本质上只是针对不同用户推出的不同人体工学外壳,从交互方式来说,这些鼠标的创新性甚至还不如那些用振动马达模拟后坐力反馈的国产鼠标。
再联想到现在游戏外设大厂已经近乎“停止研发”新的游戏鼠标,推出的所谓“更新款”本质上是旧鼠标更换新传感器的升级版。游戏鼠标的发展似乎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
游戏鼠标的“存量市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我看来有三大原因。首先,游戏鼠标本身就难以发展增量用户。和其他电竞外设相比,玩家对游戏鼠标的手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里说的手感并不是传统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感,而是游戏鼠标能否符合玩家长久以来形成的肌肉记忆与使用习惯。 毕竟游戏鼠标本质上是一个快速、精确定位而诞生的输入工具,无论产品如何重新设计,更快更准且容易上手都是游戏鼠标的终极追求。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