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数据货币 | 第一次世界技术大战(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Windows不行
IOS不行
Android不行
{0,1}搞出来的东西,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封闭,这是技术的硬伤,或者说是技术基因中存在的劣根性所导致的无序:
没有一项技术敢声称自己就是上帝,且不会有下一代更强大的技术诞生。
这是技术被自己的武器:连续性,所反噬的结果。(这是普罗米修斯和宙斯三兄弟种下的恶果,写到此时,我露出了意思耐人寻味的笑容)。
既然连续,就不会封闭,至少在这一代英雄的有生之年,看不到封闭的模型,我们似乎在玩儿量子商业的同时,正在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戏耍着。越是接近量子的普及,我们就越焦虑。
焦虑的结果,你我都看到了,【区块链】诞生了。或者说一个看似卑微的小人物获得了表演的机会。
“依靠一组综合知识来形成封闭”的模型设计,开始被寡头们认可,技术正在开始和文化、宗教、政治进行一次升维化的融合,开始在更高维度来寻找突破。
我认为这是“第一次技术世界大战”进入分水岭的决策。一次大型的重构开始了。
操作系统裹挟着狭义技术定义,退到了兵工厂里,新型的量子武器——【宏观数字货币定义】开始列装。一次全新的编码大战打响了。
我感觉,技术踏入了自己最不能理解的领域,它在谈判对象的选择上出现了严重的“选择恐惧现象”
对象一:文化
这个没有任何边界定义的词汇,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义,作为名词,其占领着近20%独立的行为空间,但是其中的元素要比技术复杂上千倍,而且文化没有领袖,或者说全都是领袖,和谁谈都会面临极为恐怖的谈判陷阱。作为动词,连互联网都是文化,凡是改变一个固有行为灼伤的动作,都是文化动作,技术本身一直在文化世界。所以技术不会选择文化去形成封闭的技术文化世界。
第二个对象:宗教
这个我没有发言权,我的结论是,技术也没有发言权。换言之,人家不太会理你,宗教边界虽然很清晰,但并不是社会行为的必要元素。在这次战争中,宗教一定是壁上观。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