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3C电商 > 正文

为什么无人货架大崩盘,对新零售是一件好事?(3)

2018-03-05 18:09来源:99科技原创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曝光,只有带来人们的自发分享,才会有意义。只有融入人们的分享行为、从而自发传播,才是真正合格的社交营销。

  网易运营课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有人调侃:一帮天天瞧不起微商的人,此时却自发地参与到二级分享中,还以此为荣,难道仅仅因为是在传播知识?

  但这句话却道出了社交营销的魅力,人们明明知道是宣传,却并不厌恶,甚至主动投身其中。你知道旅行青蛙的明信片是一种宣传,可依然不自觉地分享;你知道连咖啡的各种咖啡福袋是一种宣传,可还是给朋友发过去。

  人们并不反感宣传,人们只是不喜欢简单粗暴地强行植入。

  人们并不吝于传播,人们只是不喜欢被利用。

  2018年,围绕社交平台的创业已经结束,再也没有人说我要做下一个微信、陌陌,但是社交本身却变成一种元素、一种标配散落在各个平台中、无处不在。

  于是利用微信平台的流量去做社交营销,寻求朋友圈刷屏的爆款,成为这个时代低成本获客的核心。

  怎么引爆呢?

  裂变的公式

  如何引发病毒裂变的分享,我总结了一个公式:

  “传播裂变力=分享效率 X 接收效率 X 分享接收一体度”

  下面一一解读。

  (一)分享效率

  “分享效率=分享收益—分享成本”

  1、解读:

  没有人愿意无条件乖乖地分享,你得给足好处,同时把他内心深处的障碍降到最低,把分享的门槛降到最低。

  2、分享收益:

  a、直接的利益刺激。比如这两天刷屏的集5福、集生肖,关键就是一个“分钱”。前两天刷屏的直播问答复活卡,目的就是为了多一次复活抢钱的机会。

  b、炫耀逼格的社交货币。发现一个好玩的h5立刻分享出去,往往是为了说明自己“消息灵通、兴趣广泛”。

  年终的网易云音乐榜单被分享出来,多半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艺术品味;科技媒体上的深度文章被分享出去,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思想层次。

  c、和他人的关系增进。父母分享养生知识给子女,多半是为了表达关心。你把手头的连咖啡福袋、拼团链接分享出去,多半是为了关系的双赢。

  d、表明情绪和立场。分享爱豆的东西,就是要为他打call咯。分享声讨吐槽某事情的文字,因为那是我敢怒不敢言的心声呀。

  e、纯粹的好玩有趣。这个东西分享着“玩玩”呗,看看大家什么反应。

  3、分享成本:

  a、分享动作的复杂性:居然要下载app吗,居然要注册验证的。

  b、分享的社交形象影响:我转这个,会不会好low好微商呀!这么偏激的不能转,我又不是微商!我是有脑子的不是免费搬运工,商家别想利用我。

  c、分享的直接利益损失:居然要花钱的吗?

  d、信任感:承诺的分享好处是真的吗,不会是骗子吧?

  4、案例:

  我们看网易戏精客这个案例,39.9元和分享的微商传销感是分享成本,但更大的利益刺激、个性逼格的海报(认真学习传播知识的形象)有效地消解了这种成本。

  (二)接收效率

  “接收效率=接收收益—接收成本”

  1、解读:

  分享出去的东西,如果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和用(接收),那么本身也毫无意义;分享如果变成了视觉垃圾,就降低了逼格。

  2、接收回报:

  a、产品本身的价值。我确实需要学习网易的方法论呀,所以刷屏了我也要看;我确实需要上班点咖啡啊,所以万能咖啡卡对我太有用了。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