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抖音、快手,开始搭“货架”做商城(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搭建商城,为了“私域” TMT(电信、媒体和科技)业内人士“王新喜”曾撰文称,兴趣电商是激发冲动消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只会偶尔冲动,不会长期处于冲动的状态。因此,理性、刚需性消费才是常态。
刚需、理性消费的背后,是大量的主动搜索行为。淘宝上的搜索,即是最大、最典型的“人找货”流量,也是短视频平台们所觊觎的。 将平台流量导入商城,大规模推动用户主动搜索、浏览商品,是抖、快培养“人找货”心智的第一步。
一级入口能为商城灌注的流量十分可观。 以同样作为一级入口的招聘业务“快招工”为例,据快手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日活跃用户数量为2.5亿人。
但流量能否真正培养出“心智”,仍有待观察。
当交易回归到“人找货”,尤其涉及购买消费电子、美妆等单价较高的单品时,供应链质量、售后、物流、信任体系等,才是平台们比拼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这些方面,对比淘宝、京东,抖、快电商仍有一定差距。最直观的案例是,目前抖、快商城力推的iPhone、飞天茅台等尖货,基本源自第三方供应链。反观淘宝、京东,早已实现了品牌旗舰店或官方授权自营。
有数码商家解释: “像苹果这样的品牌,目前入驻了淘宝,然后京东有自营,一般就没有意愿去入驻其它电商平台了。因为淘宝、京东,加上它自己的线上线下门店,已经能基本完整地覆盖全体意向消费者。光这几个平台,每次上新都已供不应求,何必继续扩大入驻。” 抖、快商城内的顶级尖货,仍主要源于第三方经销商 今年上半年,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包含品牌广告、效果广告、直播电商广告、短视频电商广告等)同比增长20.72%,达到223.57亿元;其它服务(包含电商业务)同比增长25.18%,至39.96亿元;每位日活跃用户平均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64.5元,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这三项数据的增速,都相对落后于同比增幅接近40%的电商业务GMV,以及公域电商直播GPM(每千人下单总额)。
这背后反映的,是“货找人”模式下货币化率(电商行业的货币化率=营业收入/GMV)偏低,即GMV的增长,没能很好地驱动营收规模的增长。具体来看,这事关退货率、复购率,以及直播电商中存在的更多的“分佣方”。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