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抖音、快手,开始搭“货架”做商城(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以抖、快的商城举例,搜索“短袖”匹配到的单品,大多还没有配套商品短视频,也没有进入品牌在播的直播间。短视频平台的“货架”所提供的,还是偏传统的详情页。 这背后反映的,是所谓的内容电商的尴尬:短视频平台拥有优质的内容供给,但这方面能力突出的网红达人,往往不具备供应链能力,所以变现多通过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带货则偏生硬。 此前靠拍摄农村生活走红的张同学,带货农产品的成绩并不理想。
而具备供应链能力的品牌,大多是选品、找主播、开直播这样简单粗暴的带货逻辑,缺乏做内容的意愿和动力。所以平台高涨的GMV背后,更多还是内容造流量,电商消耗流量的简单逻辑,彼此偏割裂。
何明称,“协同需要业务的底层具备统一性。比如支付宝几乎所有的业务,都基于支付心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底层都是社交心智,美团就是做关于本地生活服务的一切。统一的心智,才能让多业务之间彼此联系、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兴趣、信任,是抖、快给内容、电商之间抹上的粘合剂,但目前来看,粘的不算牢。”
可见,业务协同的平台,好比一颗大树扎牢根,然后开枝散叶。但如果难以协同,平台就只好再种一棵树。 当抖音、快手一致地前置商城入口,培养用户主动购物的习惯,强调对“人找货”的投入时,也许是平台意识到,电商和内容之间的化学反应很难,与其彼此消耗,不如新造一个货架,然后更独立地去运作。
同时,换一个角度来看,当短视频平台们将存在逾二十年的“货架”,作为未来重点运作的项目时,这个选择在当下其实也不令人意外——如今的消费者,对主动营销行为抱有警惕,而一个安静地立在那里的货架,可能更让人有好感。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