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抓鱼的负面,回收模式的弊端(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14元回收名牌风衣,平台售价999超原价
看着这些文字,第一反应应该是个例,于是我自己去小红书搜索了一遍,发现在“多抓鱼”关键词下,服装分类中,确实有不少帖子在吐槽服装的差价问题:
这里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 多抓鱼是先给一个预估价,然后用户将衣服寄去后检验再给出实际价格。
这里巨大的心理落差出现了: 为什么预估价很高,但实际价格非常低?
你想想,有没有点那种,先用个高价吸引你把衣服寄出去,然后告诉你衣服不行,我只能给你几块钱。
然后下面留一个按钮“不取回商品,完成交易”
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第二. 多抓鱼经过一顿操作,衣服挂一个高价卖出。
虽然事实是,衣服我卖给你了,你爱怎么处理是你的事,但看到几块钱几十块的衣服,你卖大几百,那种心理不平衡,大部分人是压抑不住的。
再加上,如果本来我就被你预估价“骗了”一次,这种怒火,是不是噌的一下就起来了?
03 回收模式的问题说到这里,必须要说一下回收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
这里的思考来源于青藤树下的播客,转转的黄炜和只二的祝倪分享的二手生意里面的洞察,非常的棒。推荐收听:
回收生意有几个bug:
第一, 现金流压力 ,需要先垫付资金;
第二, 用户体验有问题 ,回收的本质是低买高卖赚差价,“以75元的价格回收价值约1500元的连衣裙,在平台上再次转手卖出则标价为629元”
那用户会质疑:为何不能300收卖600?
第三,长期看, 用户对平台忠诚度和粘性比较低 ,因为回收是瞬间决策,多个平台出价,谁给的高我就卖给谁。用户是不在意其他服务的。
当然,二手生意本身就很难做,“ 既要又要还要 ”,从分散的用户手里搜集,中间加一个标准化,再卖给分散的C,成本很高,必须做到很高的效率。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