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aaS赴美第一股”暴跌之谜(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另一方面,由于大客户所处的公司业务场景复杂,企业更多的偏向于采购定制化产品。而这类产品普遍存在着产品研发周期长、交付周期长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容联云从和大客户签订合同到最终全额回款的周期被拉长。
按照孙昌勋的说法来看,受疫情影响,公司对大客户的回款周期已从此前的90天被延长到150天,这也必然会加剧公司的现金流风险。
若无充足的现金流保障,企业又难以投入新的资金继续获客,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图源:富途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的Zoom、谷歌,国内的腾讯、华为等巨头,这2年在云通信领域的布局动作越来越频繁,整个市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竞争阶段。
2021年11月14日,腾讯发布“腾讯云视立方”引擎,提供快直播解决方案,最低延迟能做到800毫秒。清晰度上,“腾讯明眸极速高清解决方案”能够在相同的码率下,提升30%以上的清晰度。在同等清晰度的条件下,能够降低45%的宽带消耗。
阿里云则成功构建全球实时传输网,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直播的端到端的延时。
若后续这些大厂凭借手中的流量优势和技术积累开始“抢客户”,势必会对容联云产生影响。事实上,互联网大厂和容联云所竞争的不只是价格,还有大厂成体系化的输出能力。比如阿里旗下的饿了么目前虽和容联云在合作,但后续阿里云提供的服务更便捷时,大概率会选择投入阿里怀抱。至于腾讯系资本投资的众多企业,在选择云服务供应商时,或也将钟情于腾讯云。
而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让容联云的获客成本不断增加。比如,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0年第三季度的5810万元增加到2021年第三季度的8260万元,增幅为42.3%。
总结
对当下的容联云来说,可谓说是内忧外患。
一方面,目前通信云市场上的竞争正在逐渐加剧,公司自身对大客户高度依赖,这对公司的现金流、企业获客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容联云其他业务目前尚未发力,而CPaaS业务公司所处的位置又及其尴尬,缺乏定价权,毛利率过低。或许在重重危机之下,容联云迫切需要沉淀下来,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