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闪电仓很赚钱但是未来呢?兼论闪电仓B2B平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本文讨论2个关键词——区域规模密度和供应链。
闪电仓很赚钱吗?有的地方真的很很很赚钱,例如这一家的数据:
当然这个数据应该是没有扣除掉配送费的,扣除运费后每个仓的净利润约2500元/日,差不多6个月回本。
据我所知,月净利润4万以上,能12个月回本的闪电仓很多。
闪电仓很赚钱,但是未来在哪里呢?当前的做法有没有未来呢?竞争力在哪里呢? 本文讨论2个关键词——区域规模密度和供应链。 什么是区域规模密度,即单位面积里的销量或店铺数,例如一个城市里该体系里的销量。区域规模密度越高越好。 具体来说,区域规模密度要达到多少才合适呢?这就取决于你的供应链建设,或者说区域规模密度决定了供应链的建设。
如果是工厂直供,那么工厂覆盖范围内必须有几百家店铺才行。因为只有几百家店铺同时售卖这个工厂的商品,才有年产值几个亿,才能支撑工厂运转。
如果是一批供货,那么一批覆盖范围内必须有几十家店铺才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支撑一批的运转费用,量小人家都不理你,赔钱的买卖不干。 如果是二批或B2B平台供货,那么二批覆盖范围内一家店也可以送。 必须要注意“覆盖范围”这个前提,因为覆盖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店铺或者销量越高,供应链建设就越厉害,反之亦然。 补充说明一下,不是说店铺数量多了,店里的SKU就全部来自工厂或一批,而是说工厂和一批供货占比会上升,肯定有些商品还是有二批供货。
举例来说,单个商超一般的年销量是1亿左右。一般来说,一个省会城市,某品牌商超会有1个以上的商超,而且在省会城市周边的地级市会每个地级市布一个商超。大概在100-200公里范围内,会有一个城市仓,覆盖该城市及其周边大约3亿规模以上的销量。因为该仓有数亿的销量做支撑,他们就可以向一批或工厂采购,进仓后在运往商超门店。
用连锁便利店来说,做鲜食的便利店会在某个区域里建区域工厂,覆盖周边100-200公里范围内的店铺。标品供货也与商超类似。
如果是夫妻店或者数个店铺经营者,他们就没有仓库的概念,因为销量有限,很难找一批或工厂采购,大多是二批或B2B平台直接配送到门店。 区域规模密度和供应链互为表里,相互支撑制约。 那么如何破局呢?或者说该如何扩大规模才能形成供应链优势和竞争力呢?
无他,密集开店即可。例如,线下零售都是在某个街道、行政区、城市、省区一级一级的密集开店,把区域规模密度打透。711、美宜家、蜜雪冰城、商超等都是如此发展起来的。这是零售行业的铁律,颠簸不破的——从区域规模密度和供应链的概念介绍中就能推导出来。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