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电商产品不合格、商誉暴雷!贴牌生意能做多久?(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姑且抛开有无财务洗澡嫌疑,回溯本次跨界收购过程,南极电商也似乎正自食多元跨界苦果。
为扎进互联网营销的快车道,2016年,南极电商以9.56亿元、溢价130倍价格收购时间互联。
足够大手笔,代价隐忧又几何,毕竟是个跨界买卖。
当然,高溢价收购也有对赌协议,然2019年时间互联实现扣非净利1.11亿元,低于承诺数1.32亿元,但并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为此深交所曾下发问询函。
2
困于质量、疲于流量?
品牌授权有多香?
南极人品牌最早成立于1998年,创始人为张玉祥。2008年走上品牌授权之路,并收购更多品牌建立品牌矩阵,“省去”生产端和销售端,成功变身为一家轻资产公司,但也被一些舆论吐槽“吊牌之王”、“卖吊牌”为生。
2019年,南极电商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93.36%,甚至可与茅台比肩。2016年到2019年,公司营收翻了8倍,达近40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生意这么香,为啥还要冒险跨界互联网业务搞副业?
品牌透支、口碑反噬,或是一个关键考量。正如开头讲到的羊毛衫抽查质量问题,轻资产模式虽有利短期拉升业绩,但伴随业务扩容、管理半径加大、对产品质量把控容易鞭长莫及,进而损失品牌力。
据长江商报梳理,仅2018年一年,南极人就上过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涉及蚕丝被、内衣、童装到卷发器、按摩棒等多种产品。
以南极人品牌为例,截至2023年2月27日,其在黑猫投诉平台共有548条投诉,大多指向产品质量问题:品控差,产品不合规,挂羊头卖狗肉等质疑声。
品牌授权的根基在于金字招牌。如果口碑反噬,不断失去原有流量,也就动摇了价值基础,吊牌生意还能做多久呢?
要知道,除了2022年首次出现亏损,2021年南极电商业绩就显现颓势:营收同比下降6.8%,净利更下降达59.84%。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