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玮亮:中国每一个垂直行业,都有机会出现平台型产业互联网巨头(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今天我们聊聊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与 ToB密切相关,梧桐树资本从2013年开始做,ToB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方向,这几年我们总结了自己的投资观点和逻辑,有三点: 管理赋能、交易赋能、交易 。以下,我分五个部分来讲下产业互联网。
01
中美企业级服务的差异
1995年-2016年,美国市场的企业服务类(ToB)公司总退出金额与企业数量都大于消费类公司,ToB企业退出的总金额、机会、概率和数量都大于ToC企业,也就是说,在美国,资本更看重ToB。
另外,美国企业信息化基础完善,整个社会流通体系很发达,对管理的需求比较强,并且社会分工细化,容易出现通用型平台公司,比如以微软、 Oracle、Salesforce为代表的规模化通用型平台公司。
而中国还没有完成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很多行业中小企业为内部提高效率而产生付费的意愿不高,希望有能提供从做生意到做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所以,目前中国的 ToB企业,更多是交易型公司,这个行业也缺乏企业级服务的巨型公司。
BAT现在很难拿到ToB行业在中国的数据,而未来行业一定靠数据和技术驱动,一旦产业互联网公司拿到产业内的核心交易数据,就有可能产生巨头。所以我们相信,在中国,每一个大型垂直行业,都有机会出现对应垂直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平台型产业互联网巨头。
02
产业互联网的产业链条
产业互联网时代,需要时时问自己从哪里来、我是谁和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也就是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问题。
扫码联系学习顾问
回复关键词“黑马营”进群⬆️
我从哪里来? 中国一直在强调和落实供给侧改革,企业发展绕不开这一点,那要改革谁呢?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企业,你要想清楚解决谁的痛点,去消灭谁和替代谁。比如互联网行业,主要就是解决中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砍掉中间环节来提高效率。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