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们的To B焦虑:中美SaaS服务的差距到底在哪里?(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SaaS服务真是一门好生意吗?
必须指出的是,科技巨头通过技术输出在数据开发应用层面服务企业用户并非是一条高枕无忧的路,事实上已经有诸多痛点已经浮出了水面,而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中美企业服务存在差距的直接原因。
1、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才刚刚起步
与当年互联网普及期一样,搭建基础设施是一切服务的根基,云计算则是互联网企业做B端业务的基础。腾讯总裁刘炽平曾这样描述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的关系,「产业互联网最初的营收机会将会是来自云计算」。
产业互联网最常见的三种服务模式IaaS、PaaS和SaaS都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大数据AI、IOT等技术落地也都需要依托云计算能力之上。某种程度上,国外的企业服务之所以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在云计算方面的布局。
GGV资本曾这样总结AWS对企业服务市场带动,「云计算的普及不仅提供了按需计算的核心基础设施,而且价格也比创业公司开发和运营自己的核心基础设施要便宜得多。这带来了一波大规模的创新浪潮(以及亚马逊的市值增长),科技公司也因此能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按需且价格更低的基础设施」。
中国云计算市场这几年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但相比海外市场仍然有所欠缺,还存在很多企业没有「上云」,这也天然造成了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天然的一种缺失,而这也是为什么BAT加入To B赛道时主要的发力点则均落到「云计算」的主要原因,
云计算赋予了巨头综合性的生态联动能力,巨头也有决心布局「云计算」,但对众多想要进入To B赛道的公司来说,这可能是一大难题。以字节跳动为例,虽然崛起速度很快,但成立至今不过7年,真正站上小巨头席位也不过是近3年的事,其实非常缺乏底蕴积累。
这直接体现在字节没有在云计算方面进行过任何布局,其技术输出不仅缺乏底层技术支持,B端业务也难以形成规模生态,这一点仅从灵驹所提供的服务是单一的智能推荐中就可见一斑。在可预见的未来,字节不仅难以在上述巨头切入的众多领域中分得一杯羹,更需要依托BAT的云服务才能顺利开展B端业务。
众所周知,字节跳动与BAT们恰恰处于直接竞争对手的位置上,其核心算法技术如果真正放在BAT的云服务器上,就会有泄露给竞争对手的风险,但如果从零开始自建云服务,则需要投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技术输出就更加缺乏竞争力可言,而这也很大程度上也是众多中国SaaS服务提供商面临的困境。
2、企业服务市场需要的是专业性
王兴曾这样说起中国的toB服务,「中国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最大的是阿里,然后是腾讯、百度,to B的公司居然找不到,或者说有活着的,但是活得很惨」。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