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2021破壳?2025引爆?(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1993年9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便正式推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该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也造就了美国信息经济日后的辉煌。
把时间的指针调回一年前,1992年克林顿在其竞选文件《复兴美国的设想》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5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网,使美国在以后的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使美国再度繁荣,就要建设21世纪的“道路”,它将使美国人得到就业机会,将使美国经济高速增长。
如果说美国的这轮破壳点是在1993年,那么它真正传入中国是在1995年左右。1995年,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回到中国,利用风险投资创建了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998年正式推出搜狐网。
搜狐、网易、百度等一批公司在同一时间段诞生,中国的引爆点大概是在1998年。
第二次技术破壳点在2009年前后,这次引爆点至今带来了至少10年的移动互联网浪潮。
我们不妨回望2010年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一则研究报告。当时尼尔森发布报告称,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比在美国更加流行。
这份报告提到,中国手机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在很短时间内便超越了美国手机用户,二者分别为38%和27%。儿童会用移动互联网下载手机游戏,成年人则会借此获得实时股市信息,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说美国这轮破壳点是在2009年,那么中国的引爆点则是在2014年左右,当时滴滴、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一批真正影响生活的产品诞生。
二
破壳2021?
那么这轮产业数字化的时间节点是怎样的?我想破壳点可能是在2021年。
我们不妨把视角放到欧美市场。其实在欧美国家,产业数字化也被称为数字孪生体,在2015年数字孪生体已经成为了美国和欧洲企业关注的焦点。
数字孪生体概念正式产生于2010年,在美国NASA和国防部两大力量推进下,数字孪生体已经融入到了工业设计、生产和管理体系中。
数字孪生体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实现工程融合的有效工具,在美国国防部的数字化工程(Digital Engineering)体系中,数字孪生体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应用工具,它可以最大化数字化设计工程闭环效果。
由于传统制造业的流程比较封闭,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工具贯穿设计和生产之间的过程,但要把工业设计独立出来,形成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难度远远不是技术成熟可以解决的。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