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2021破壳?2025引爆?(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像德国这样的国家也在不断发布《数字化战略(2025)》和《高技术战略2025》等政策,所有的时间节点都在指向2025年。
其实在今年已经可以隐隐看到这个趋势。ToB市场就是正在逐渐往引爆点靠近的产业。
今年上市的Zoom就为人们生动展示了迎来引爆点的ToB平台,将迸发多大的威力。
Zoom是一家专注做多人远程视频通讯的初创公司,从华裔工程师袁征(Eric Yuan)2011年创办开始,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独角兽,2019年4月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Zoom的引爆点是2015年。这一年它的会议参与人数增长到1亿,企业用户达到17万。从2015年开始,在1亿会议参与者的网络效应下,Zoom不断增长,画出了漂亮的增长曲线。
目前Zoom客户拥有70万商业用户,其中年度付费超过10万美元的不到4%,但是Zoom还是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认可,市值已经坐稳190亿美元,就是因为他是用户价值更高、网络效应更强的ToB平台。
如果你对Zoom的引爆未能感同身受,中国市场有个著名的例子可以让你马上领会——微信。
微信刚推出时,还有米聊、Line等国内外一众对手。当微信用户突破1亿后,这些对手都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可以说,1亿用户数带来的网络效应,就是微信的引爆点。
无论是Zoom,还是微信,他们迎来引爆点的关键都在于:用户累积带来的网络效应。
前文说到,全球To B市场尤其是中国To B市场,正在接近引爆点。那么哪些To B赛道会率先达到引爆点呢?答案肯定是:有网络效应的To B赛道。
电子签名就是罕见的具备极致网络效应的To B赛道。通过行业领跑者上上签,举两个小例子来剖析这个赛道的网络效应。
今年8月,中外两个乳业巨头光明乳业、荷兰皇家菲仕兰准备要签合作协议,发现双方都是用的上上签电子平台,结果几分钟内就完成了协议的签署。而之前则有可能是数天、数周的时间,这极大的推进了两者业务流转效率。
美团2019年目前服务商户的数字是590万。2017年美团开始和上上签合作,目前和商户的合同签署量达到惊人的数字。通过美团,上上签辐射到数百万的商户,而随着美团服务商户数量的扩大,这个数字也将会越来越大。
以色列经济学家奥兹·夏伊(Oz Shy)在《网络产业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中,将网络效应归纳为13种。
上上签的两个小例子,就体现了双边网络效应、品牌网络效应、规模网络效应等多个网络效应类型,而电子签名是少有的能涵盖13种网络效应的赛道。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