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的产业互联网“突围战”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来源 | 中国网财经
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消费互联网的增长进入瓶颈期,产业互联网却正在迎来高光时刻。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在最近的一场行业论坛上称,“在美国,to B市场的收获基本与to C市场持平,而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互联网创投发展,主要获取回报的来源在to C市场。 ”
这种情况可能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的to B市场持续引发关注,越来越多的玩家希望从产业互联网也就是to B市场中找到金子。
在支付行业,产业互联网的“风潮”也在形成,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满足于单纯提供支付通道的业务模式,开始更加深入地介入到客户的经营管理流程中,创造更多的价值点。
今年8月,上市4个月的第三方支付头部企业拉卡拉宣布公司进入战略4.0阶段,明确打出了进军产业互联网的旗号,引发行业侧目; 汇付天下今年6月与微盟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微盟慧付”解决方案,称要打通“支付+营销”全链路; 新大陆表示,公司将完善包括各类商户增值服务在内的SaaS生态,持续优化商户和消费者使用体验……
一时间,第三方支付公司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企业服务上来。 爱分析的报告指出,支付公司服务未来产业生态,总体形式上一定是基于云和开放API,提供整合式的支付核心能力和相关数据分析能力,也就是支付即服务模式(SaaS)。
而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2018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达到243.5亿元,未来三年将保持40%左右的增速,到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654.2亿元。 而根据爱分析的预测,未来五年,第三方支付公司对应的产业支付生态规模潜在增量TPV为40万亿,对支付公司来说,产业互联网可以说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役。
优化资源配置,产业互联网大有可为
产业互联网的价值是什么? 其实它和这两年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密切。 之前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往往造成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是用户满意的,这造成了供需之间的脱节和很大的资源浪费,如果有一种方式,可以让商家提前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调节生产,那么生产效率、销售效率就一定会得到提升。 这其实就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价值之一。
在商品紧缺的时代,供给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以解决各类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而当商品不再短缺,甚至逐渐走向过剩的时代,供给侧就需要考虑如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也就是更好地匹配需求。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