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进阶读物(上)(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网络不一定有网络效应。各种企业都上到一个云平台、各种终端节点都连入一张物联网、多个行业的数据都汇聚到一个hub,是不是就具备网络效应了呢?如此,行业上下游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巨大信息鸿沟,可能因此消除,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红利。
很动听的故事。然而,我反复强调的是,网络效应来自业务互动而不是物理连接。SNS把人连在一起进而具备网络效应,核心不在于那个具备物理连接功能的网络,而在于被连接在一起的人,自带“瞎BB”功能,有事没事喜欢扯两句。这些被连接的数据本身,没有人那样自带“瞎BB”功能。同样,把一群企业连起来,数据都存在一个云上,它们就会瞎BB吗?不是不可能,在一朵云上可能瞎BB更方便点,但上云本身离瞎BB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拿物理网络或链接去讲网络效应的故事,纯属忽悠。若真,为何大家没用网络效应的逻辑去捧电信运营商的场呢?须知,网络效应这个概念源于电信行业,而不是现在大家以为的互联网平台产业。1970s提出该概念时,电信行业是话音时代,网络效应源于电信业不是因为电信运营商有电信网络本身,而是因为电信用户间打电话、接电话的业务互动。现在,电信运营商丧失网络效应了,因为运营商网络的价值体现在流量而非话音了。流量不是一个互动业务,而承载与流量之上的互联网业务是互动业务,所以电信行业的网络效应流向了互联网。
1.2 网络效应改写商业规则
数字化浪潮(digitalisation)经历了数字化(digitisation)、网络化和智能化三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进步都创造了新商业规则。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规则是数字产品的0边际成本,第二阶段的规则则是网络效应。
物理网络不一定具有网络效应,但网络效应驱动物理网络的普及。网络化源于话音通信网,但大成于互联网,这是信息革命的第二波浪潮。它在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建立无处不在的连接,使得信息可以广泛实时共享,从而打破信息孤岛,迅速扩大数字世界的疆域和纵深。是网络效应赋予了网络自我扩散的性质,先后迎来用户爆炸、应用爆炸和数据爆炸。一个动态的、全局的、充满活力的数字世界呈现出来,仿佛一个个隐藏在丛林里的原始部落被整合为书同文、车同轨、初具气象的文明世界。此为数字社会奠基。
网络效应并非随数字化浪潮而生,但随数字化浪潮而壮大。一是物理限制的打破为网络效应充分释放创造条件。比如,传统的百货商场、电影院、超市等都具备间接网络效应,百货商场的顾客越多,越能吸引品牌入驻进而进一步带动顾客的增长,但百货商场面积的有限性和高扩建成本制约了这一增长过程。反观其数字化业态受到的物理制约则少很多,因而可以获得比传统业态快得多的增长速度以及集中得多的市场份额。二是“连接”的普遍存在扩展了网络效应的作用范围。比如,IoD、大数据共享网络可形成直接网络效应;再比如,支持微信二维码支付的自动售货机、支持微信控制的海尔智能家居等都成为微信的互补品,从而广泛地建立了传统场景下并不存在的间接网络效应。三是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强化网络效应的作用力度。比如,每个微信用户激活的链接要高于电话用户,微信网络比电话网络“连通”得更充分些,其直接网络效应就要强于电话。再比如,司机与乘客、医生与患者、老师与学生等群体之间的互动,在网络化条件下也更容易些,间接网络效应也就更明显。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融投行 融投行官方指定兑付网址【www.qd19g.vip】,官方指定兑付QQ群【662-037-45
互联网+2022-09-19

花生投 花生投官方指定兑付网址【www.qc19o.vip】,官方指定兑付QQ群【786-722-98
互联网+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