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红点中国刘岚:继续坚定看好SaaS行业,早期投资要走在「拐点」到来之前(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Q:前两个月,你们早期投资的「数郜」和「慧程」分别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这两家公司其实都已经成立了超过5年的时间、「数郜」甚至是一家2011年就成立的公司。这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投资人对“数智化”这件事情越来越重视,或者说这个适合投资的“拐点”已经到来? 刘岚:事实上,信息化这件事已经存在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今天大家把它叫做“数智化”。在整个经济从人口红利向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转变后,必然带来相应的需求。 至于是不是所谓的“拐点”,我认为这很难说。 首先,从宏观上判断所看到的拐点,反映在微观上、即对创业公司而言,在看到这个“拐点”后再出来创业就已经晚了。当然,如果你比这个“拐点”早5年出来创业那也很有可能也无法成功,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需求。 一个To B的产品从写第一行代码到第一个标杆客户落地,可能需要2到3年的时间,这时候如果能够遇上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才最有可能成功 。 坦率地说,我们作为早期投资人,不去对这种“拐点”下判断,否则都是“事后诸葛亮”。 Q:怎么将这种判断前置? 刘岚:举个例子,我们2019年投了一家企业梦诚科技,主要从事中国基建行业施工阶段的管理。2019年投的时候,没有发生疫情、自然也不存在后续疫情对基建的拉动。 第一、看团队。创始人在广联达任职了20年,带了一个团队出来融资。后来好多同行跟我说,他们见这个项目比我们早、但没看清楚。我们当时就相信这个团队能做成事。 第二、看市场空间。“十四五”提出,基建四大央企都需要这5年里初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再有,当时基建行业IT的渗透度仅有2%到3%,这是不是拐点,我认为远远不到。但从2%到5%就翻了一倍多,这潜在带来的预算就会增加非常多。 所以在红点内部,如果一个项目在上IC时的投资逻辑里提到“拐点来了”,我肯定不会通过。因为如果拐点来了,再去投早期项目就不合适。 Q:刚刚你提到团队,在To B行业里,怎样的创始人或者说团队画像是你比较更希望碰到的? 刘岚:有一位投资人曾跟我说过,互联网行业喜欢的是“建新城”、不喜欢“旧城改造”。 在我看来, 在中国任何一个To B行业里、尤其是做To 大B的企业,其实是一个旧城改造的过程,不可能把原有的一套IT基础设施全部推翻,不存在一蹴而就 。 所以说,To 大B的企业服务市场,我更青睐的创始人是至少在这个行业深耕过多年,理解这个行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人脉和社会资源,这样的创始人成功概率更高。 当然,不单是要看创始人,也要看整个团队,是不是有好的技术负责人、好的销售负责人。即使没有,创始人也要有意识去引入不同类型的人,从而弥补团队的短板。 另外一点,创始人本身要有Vision、愿景,想要扎在里面做事情,并且对这个事情的思考要比我深。 就像刚刚提到的「慧程」和「数郜」,基本上都符合这些画像。 红点的英文叫redpoint,在美语里的寓意就是“我们登上山峰去扔绳子,让别人顺着绳子往上爬”,我们愿意在非常早期去支持这些创业者。 Q:制造业和工业都属于相对比较大的一个领域。你更倾向于专注某一个赛道做垂直产品的企业,还是做通用型产品的企业?以及,在怎样的时间点更适合拓展新的细分赛道? 刘岚:某些行业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并不通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希望公司一下子就展开所有行业去BD,而是应该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即 先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打透,把一、两个行业做成了cash cow后再去拓展新的行业 。 其实我们投的很多项目都是这样。以慧程为例,慧程的团队是从罗克韦尔出来的,罗克韦尔最擅长在中国做自动化,主要在汽车及零部件、以及消费品行业。慧程现在也是这个发展路径,在把宝洁、联合利华做完后再延伸到蓝月亮、纳爱斯这些品牌;在把上汽做完后开始拓展一汽、广汽、长安、东风以及“造车新势力”。在打下这两个利基市场的基础上再横向拓展,现在慧程酒类的快消做得也比较多,以及商业航天、卫星、轴承这样的离散制造行业也慢慢做了起来。 再比如我们投的九章云极也是,这是一家数据科学平台提供商。最开始我们接触它的时候,金融、互联网教育、旅游什么都做。我就告诉CEO,在那个时候(2016年),你最重要的是抓住最市场化、付款比较痛快的行业,也就是金融行业。过去几年九章云极接近90%的客户都来自金融行业,现在金融行业里的大公司只要做自己的机器学习平台,邀标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邀请九章。慢慢的,九章也逐步在往现代工业、安防等领域拓展。 所以在我们的视角里,我们不是很倾向战略不清晰、大而全去打市场的企业,而是希望公司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一步步做深。在成为某个领域的龙头、“隐形冠军”后,就更容易往外拓展。 当然,General SaaS另当别论,这些肯定不分行业。 Q:美国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类似吗?他们的SaaS其实没有这么强的行业属性。 刘岚:在美国,偏管理类、流程类的软件,行业之间的差别的确是比中国小的。在智能制造,肯定需要聚焦在不同的制造业。但整体来讲,企业服务在美国行业属性特别强的反而很少,偏SaaS的上市公司里行业属性特别强的也很少。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2022年1-7月,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共计54560.4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了10.3%。
技术经验2022-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