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红点中国刘岚:继续坚定看好SaaS行业,早期投资要走在「拐点」到来之前(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Q:还是回到SaaS这个话题。如果把时间倒推一年、即2021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在聊为什么这波SaaS涨得这么猛;一年过去为什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体的multiple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刘岚:2021年,其实我们不管是对自己portfolio的后续融资,还是看待整个市场,还是比较理性和冷静的。首先,红点从来不追高。其次,我们投的项目还是尽量让它以一个较为合理的估值去做后续投资。 至于2021年为什么涨得这么猛,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美国的量化宽松、疫情拉动的数字化转型需求等,乃至2020年IPO的超发,包括红点自己投的Snowflake在上市的时候是一个惊人的multiple,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投资人、尤其是中后期美元基金的投资人FOMO,他们可能认为SaaS就是未来十年最大的一个浪潮。 这两天我也在看一个数据: 2017年到2022年的revenue multiple已成为历史,现在大家都开始使用forward multiple 。在美股,software、application、security和infrastructure没有一个是超过8倍的,我认为这是合理的范围,过去24到36个月实在太疯狂了。 美元基金的投资人在美国投完后到中国投,这时候市场已经下来了,大家都在寻找新的guidance,基于新的guidance大家再去一级市场找标的。 另一方面,去年大家投的后期项目,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后期投资人逐渐就开始对市场失去信心了。 综合这些因素,大家就会发现市场上SaaS的融资事件大幅减少了,尤其是中后期的阶段。 Q:收入远不及预期也是存在多方面原因的。 刘岚:首先,前两年疫情期间的需求,甲方的IT预算增加,导致了那时候收入涨的比较快;现在IT预算大幅增加的情况明显减少了,收入增速自然就起不来了。 其次、收入基数小的时候,翻一倍甚至更多是有可能的。但想要从一亿增加到两亿,就得看看市场空间到底存不存在。 第三、创业环境的问题。在美国,不管哪个赛道,如果跑出来几家头部公司后,再涌入这个赛道的创业者就迅速减少。中国不一样,一个HRM、一个ATS恨不得就能找出二十几家创业公司。当市场“卷”得不行的时候,也会影响收入的增长。 相对而言,SaaS抄袭起来是相对容易的,找到功能点就可能抄出来一个像模像样的产品。但我们是希望投一些有门槛的项目,我们也希望创业者更尊重知识产权。 Q:红点仍然在投SaaS,你们其实还是对市场有信心的。 刘岚:我们比较坚定地认为这个市场是在往前走。 第一、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冲刺蛮大的。To B的生意,还是要见面聊的,几乎不可能通过视频聊两句就拿到一个订单。 第二、也是我一直表达的一点,中国的SaaS跟美国的确不一样。因为IT管理工具是管理理念的一个数字化体现,中国几乎所有行业的管理人才很多都是读完MBA、读完商学院出来的,MBA和商学院很多又是起源于美国的。但中国的IT基础设施和美国还有很大的不同,如果SaaS创业只是复制美国的产品,生搬硬套,在中国肯定是行不通的。 很多中国的创业者是海归、是某某公司在美国的前几号员工,然后回来做一个几乎一样的产品,我认为这就是不可行的。 中国有自己的理念,有没有人能在中国把SaaS做成software、做成service,一定有,但不是所有的领域 。比如说,在智能制造领域,做SaaS就不行,你的方向至少是产品化,你做成产品就不是交付一个定制化的东西。其实这也是所有创业公司都要想清楚的一点,不是说收入必须按照订阅制计费,我觉得这有点刻舟求剑了。 我们上半年观察下来,其实还是有不少的软件公司增长的很不错,包括我们portfolio和我们准备投的项目。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2022年1-7月,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共计54560.4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了10.3%。
技术经验2022-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