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回来了”以后,协同办公商业化路在哪里?(5)
2023-02-08 21:57来源:未知编辑:admin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协同办公厂商必须竭力保持平衡:既要靠大客户获得收入,又要确保发展模式可持续。
为了转向大客户战略,钉钉增强了定制化服务能力,但又尽力控制人员规模,用平台和生态承接定制化需求。飞书近年持续拓展大客户,“客户Logo墙”上知名企业明显增多,但与之相伴的是高于钉钉和企业微信的人员规模。
同一难题:盈利乐观地看,大家已经趟出了各自的路径。平台、生态、连接、C2B、“先进”,这些逻辑都有可能导向一条属于本土的、可持续的协同办公增长路径。但令人担忧的是,无论哪种方案,目前离共同的彼岸——“盈利”,依然有相当大的距离。
叶军去年11月对《财经》表示,钉钉目前仍在“投入期”,希望很快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在2022年Q3财报电话会上,腾讯高层提及,企业服务业务“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实质的收入贡献”。而根据界面报道,由于国内业务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飞书的业务重心将转移至海外市场。跑马圈地后如何走向盈利?即使是在ToB市场更成熟的海外市场,协同办公产品的持续增长和盈利也不是简单的问题。
以最常被提及的Slack和Zoom为例,前者曾是硅谷宠儿,但直到被Salesforce收购也没解决亏损难题,同时还面临来自微软Teams的竞争压力。Zoom在疫情期间大受追捧,也有亮眼的盈利能力,但在后疫情时代承受着视频会议需求放缓的压力。如何留住客户、开辟新业务,是Zoom眼下最大的挑战。
对于阿里、腾讯、字节来说,协同办公产品是产业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棋子。阿里试图让钉钉成为B端的超级入口,腾讯试图走通C2B逻辑,集团各项业务的未来(如微信商业化、广告业务等等),均和企业微信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字节跳动同样需要在抖音之外,再找到一个强力增长引擎,B端市场不容错过。
就当下的情况看,对于协同办公赛道,三个大厂依然会给予耐心。但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也不再是过去那个能为想象力持续买单的状态。用李彦宏的话来说,短期说“亏是因为高速成长”是行的,但是长期是不行的。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深度报道>>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