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企微、飞书的“大富翁”游戏(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作为抗衡钉钉的产物,企业微信2014年脱胎于微信的“企业号”,并于2016年4月18日上线1.0版本。彼时钉钉已经上线一年有余,而企业微信定位为企业OA,并由此开启了三年追赶前者的历程。真正让企业微信得以与钉钉形成双雄鼎立局面的,是2019年发布的3.0版本。2019年12月23日,企业微信在广州召开年度大会,发布了与微信生态进一步的连接和升级计划,推出3.0版本。实际上在2018年10月,企业微信就开始与微信生态互通内测,3.0的新版本则加速了企业微信与微信生态的进一步深化。如果说钉钉强管理,飞书重协作,企业微信的优势更在于与微信体系的全面打通。在官方介绍中,“连接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背靠近10亿用户的“国民应用”微信,企业微信稳坐协同办公场景的老二。迥异的是,尽管在用户体量上,企业微信当下位于第二顺位,但在团队人数上却是最少的,甚至连飞书的零头都不到。而这也意味着,随着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微信面临的人力压力陡增。危机感之下,在今年1月11日举办的企业微信2022新品发布会上,副总裁李致峰将4.0版本视为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次更新”。而最吸睛的更新便是,企业微信团队宣布企业微信与腾讯文档、腾讯会议、微信客服等产品进行融合和协同,进一步开拓新的服务场景和能力。此次改动确实十分难得,张小龙在去年底的员工大会上曾对团队说,“你们总说企业微信要和腾讯会议、腾讯文档打通,我觉得这事不用急,效率工具带不来创新。创新先要想清楚路径,而人数增加往往不是最佳的路径,因为会引入管理的复杂度。”不过对于此次打通,也有用户不领情,“企微+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不就是飞书嘛。”另一方面,企业微信也在着手商业化。今年5月9日,企业微信发布服务商平台收费模式调整通知,将原有按照应用收款资金比例收取的“平台技术服务费”,替换为按服务商接口调用收取的“平台接口调用许可费”。也就是说,从“抽佣制”变成了“人头制”。不少服务商认为,此次调整收费策略对其控制开发成本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传导到运营层面,服务商不得不选择涨价来消化成本。也有媒体分析表示,此次加价是在筛选所谓的“先进”客户,为进一步的商业化做准备。需要了解的是,企业微信的初期SaaS相关服务,与钉钉的功能相比较弱,资质准入门槛较低,客户满意度较低。后续在认识到这一点基础上,2017-2018年企业微信发力加强SaaS服务,引入第三方平台。根据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显示,2020年企业微信收入12亿元,2021年有25%增长,收入达到15亿-16亿元,包括企业微信自身收入以及第三方平台GMV。具体而言,收入中主要为客户关系管理SCRM的SaaS平台占60%,行业解决方案占30%,以及其他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比SaaS服务商资金流入更多,抽成占比15%+。此次调整收费模式,意味着收入结构将有所改变。总的来说,尽管直面钉钉和飞书的攻城略地,成立6年的企业微信也不可避免需要加速商业化进程。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