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家游戏公司半年报:降本增效大潮下,谁在裁员,谁在扩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影响游戏公司成本的因素还有很多。
文/秋秋
如今,「降本增效」正在成为游戏公司和从业者不得不提的行业热词。
回顾行业上半年,版号逐渐恢复发放,但数量却有所缩减;「宅经济」不再成为厂商们口中的红利,疫情对用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却在加深……这样的背景下,彼时的游戏行业不断传出公司裁员、砍项目的消息,这些消息孰真孰假,又与降本增效有何关联?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年中业绩报告已经出炉,或许我们能用一些客观数据,来看看这些公司上半年实际过得怎么样。 01
人员结构变动
降本增效策略带来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公司人数和员工成本上。
上述表格挑选了11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统计了他们的人员变动情况。其中有8家公司人数环比有所下降,不过他们的减少比例多是2%左右的变动。
其中人员减少比例最高的是友谊时光,员工减少同时,他们的员工成本却环比增长了9.7% (已除去人员变动因素) 。
员工成本已除去人数变动因素
这种情况似乎违反了我们的常识——人员减少,员工成本不应该也减少吗?从长期来看确实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公司正常优化员工时,需要支付员工N+1甚至更高的经济补偿,因此人员减少短时间内反而会增加公司员工成本。
例如人员减少比例为10.9%的IGG,他们的员工成本却环比增长了约20%。财报表示,去年IGG在全球范围内筹建新的研发基地,完善了全球研发团队,因此去年下半年以来员工人数有所增加 (上期环比显示人员增加了18.4%) ;今年以来则开始优化和调整人员编制 (降低了10.9%) ,员工成本增长也是因为人员优化的相关费用增加。
再举个例子,网龙去年下半年人员环比减少了约19%,员工成本则增长了3.6%,其中「遣散费」支出环比增长了555.6%。虽然网龙并未给出人员减少的原因,但从前段时间他们 任命虚拟人为轮值CEO 的情况来看,网龙更倾向于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管理组织架构,这或许在未来会节省不少人力成本。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