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超800款游戏杀入“直播买量”,这条赛道卷上天了?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上半年整个国内游戏市场的阵痛或许是大家都有所感受的,裁员、缩减项目等事情频发,倒闭的公司数量也出现了上涨,整体大盘经历了一段低迷期。一些数据也透露着同样的情况。 根据《2022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同比下降0.1%至6.7亿人,游戏收入同比下降1.8%至1477亿元。但更令人不忍直视的是7月暑期档,整个七月,中国游戏收入208亿,环比下降7.14%,同比下降15.12%。手游收入146.34亿,环比下降11.25%,同比下降19.60%。这意味着国内流量红利即将见顶,而迈入“存量时代”后,游戏厂商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在过去这半年,大多数发行从业者跟我们聊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没量”,这是厂商们共同的痛点。但另一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也在市场中看到了一些新机遇的崛起,比如直播买量,比如短视频内容投流。 根据DataEye数据统计,近90天内,参与短视频买量的游戏有707款,而参与短视频直播买量的游戏数量,更是高达813款,其中有累计已开启15万场直播的头部级别存在。 (15万+的直播买量) 厂商们争相涌入直播和短视频领域,率先打破“买量僵局”的一批团队已经吃到红利,越来越多产品从单一买量时代,步入“广告、内容、阵地”等综合性场景,力求实现买量与营销的协同增长。而作为平台方的巨量引擎,更是在买量变革最为关键的当下,提出了“全域经营,长线生长”的方向,从游戏内容生态、达人营销、买量升级等多个方面推动市场改革。 据我们了解,贪玩、益玩、乐牛等多家游戏厂商都已经升级买量打法,那么他们是如何在市场低迷期异军突起的?他们的营销投放又开始在玩什么新招式?我们从这些厂商的求变中看到一些新方向。
01
传统买量卷疯了,但“直播投量”崛起了
为什么近一年来直播买量这么火,这或许要从整个买量市场的痛点开始讲起。 大批厂商入局,各式各样的素材涌入市场后,用户逐渐产生抗体,转化率和激活率降低,广告创意已经到了“不得不卷”的程度。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游戏行业内容营销整体业务的在投游戏数增长达117.8%,资源的增长速率远远比不上买量竞争者的增长速率,买量价格也因此打高。 传统买量贵,利润变薄,可又不得不买,这几点让游戏行业在买量上慢慢步入一个死循环。 (上万素材的游戏买量) 而直播买量相较于传统买量,像是又重新开拓了一条接触用户的新路,观众在主播的带动下快速熟悉游戏并且进入游戏,实现更好的留存和付费。比如一些传奇类游戏,在经过短视频平台的直播买量后,抖音上的各项搜索数据以及游戏月流水都出现了显著提高。 (数据来源Dataeye数据)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去3个月有超813款游戏涌入了直播买量赛道了,并且因为游戏直播的主播自带人设和流量,使得游戏厂商在投放时更容易匹配到对应的主播,通过分析主播的特性、主播用户的游玩游戏内容偏好,就可以更加个性化进行广告制作与植入,显著提高买量投放的精准度以及找到对应的目标人群,也能拉高产品的多项数据。 但为了让直播买量更有效果,巨量引擎又再放出了大招:一个叫直播付费ROI优化的玩法,目的是在付费目标达成前提下,尽可能地自动提升ROI表现。据笔者了解,在这套打法下,某款仙侠RPG游戏的直播买量数据飙升,在实际测试两周后,在保证激活成本持平下,消耗体量暴涨195%,首日ROI也攀升了35%。 除了直播付费ROI优化外,巨量引擎在各大厂商争先投入的直播投流板块中,针对厂商重点关注的消耗与收益稳定、达人筛选投放效率等两大问题,通过自动化推广产品组合研究出更优投量策略。 在直播间投广操作上,自动化产品可优选历史投放效优主播加热,兼顾跑量与成本,让人效得以倍数提升。在前期测试中得到的数据与传统买量相比,该方案降低2%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近5倍的人效,充分实现了“降本增效”。 自动化的实现无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利用资源。让人难以想象,形成正规体系的直播买量正式“出道”还不到两年,就已经将自动化加以应用在整个体系之中,并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买量手段的快速发展迭代,不得不让人感叹游戏发行真的卷疯了。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今天 (9月20日) ,Sensor Tower发布了2022年8月中国手游在海外市场收入TOP30的产品
游戏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