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上市游戏公司,都在亏钱?(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03
通往春天的最后一程
或许满是荆棘
在看完以上这些公司的预估净利润以及产品情况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对去年上市游戏公司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至于此次游戏圈出现较大规模亏损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 1、商誉减值,拉低利润: 此次整理的上市游戏公司起码有8家公司实行了商誉减值的操作,其中包括华立科技、天舟文化、凯撒文化、宝通科技、顺网科技、天润数娱、游族网络、世纪华通等企业。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商誉减值意味着这些厂商选择轻装上阵迎接经济复苏,同时还有效缓解了未来股价泡沫、业绩暴雷的可能。但坏处就是,高面额的减值操作会让公司出现大数字亏损。 2、降本增效: 在翻遍了各大厂商的业绩预告后,我发现疫情和降本增效成为2022年主要负面因素之一,疫情抑制了国内游戏用户的娱乐支出和消费意愿,直接造成游戏产品的流水数据呈现同步下跌。并且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大大提高产品运营以及研发的难度,同时也让各种成本居高不下,拉低公司净利润。 3、监管较严: 同时,大环境的变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2022年上半年的版号暂缓,让不少产品储备积压在公司内部,造成了一定的资本内耗。同时又因为研发游戏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没有版号就代表产品无法上线盈利,这样严苛的市场环境导致行业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态势,没有太多资本的中小厂更是对此望而生畏。 好在,游戏行业即将在2023年碰上拐点: 从年初开始,仅仅相隔15天1月份88个版号就快速下发;24天后,游戏行业在2月再次迎来87个游戏版号。 版号常态化大大鼓舞了行业乃至资本的信心,让不少游戏厂商对版号的担忧消散大半。加上去年年底疫情逐渐“放开”,国内经济开始复苏,在2022年受冻的游戏行业也开始解开枷锁,重新迈步向前。 同时,在2月19日新华社旗下公众号发表文章《别忽视游戏行业的科技价值》,而早在去年11月16日,人民网也曾发布长文《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两大官媒接连对游戏行业的肯定极大程度地打消了部分群体对游戏行业的成见,也意味着国内游戏行业即将迎来急速修复以及快速增长。 仅3个月,以上这些利好信息几乎是一举冲破游戏行业身上的“限制器”, 无论是疫情、版号、还是降本增效等负面因素,都在2023年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这也意味行业环境即将冬去春来。 这么看来,似乎游戏厂商们在2022年交出的这份业绩预告,更像是对旧时代的一次告别。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统计的财务数据只是上市游戏公司的业绩预估,企业具体的财务信息将会在不久后的企业年报中披露,届时手游那点事也将会持续跟踪相关公司的财务报告,发布相应的分析解读。 随着2023年版号发放常态化,国内经济逐步复苏,我们也期望游戏行业能够迎来回升。 荆棘过后,得盼春来。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