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公司当然是有“硬科技”的(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某种程度上,“商汤模式”并不复杂,其实就是构建产业级生态的方式和逻辑,即以AI算力创新中心为支点,支持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企业落地AI服务,从而形成发散式的产业链结构,虽然很多方面还有待验证,但它也为国内AI行业趟出了一个可行的样本。
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云网融合:算力时代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这本书,作者李正茂曾在书中作过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明:如果说互联网是智能时代1.0,算力网是智能时代2.0,模型网是智能时代3.0,那么从信息的角度来看,电信网解决了数据联网,互联网解决了信息联网,算力网将解决云联网,模型网将解决算法联网,这样才能彻底完成信息的基础设施化。
03小结
有这么一种说法,当电力成为基础设施或者说成为工业时代的主要驱动力的时候,人类才算真正地踏进电汽时代,同理到算力时代,尽管今天的互联网和算力的渗透已经无处不在,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得承认现在的人工智能,充其量只能说是算力黄金时代到来前的第一枪。
随着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越来越通用,参数规模越来越大,它对算力的需求,在过去几年也翻了大约50万倍,平均下来每年十几倍的增速,甚至超过了对算法精度增长的需求。另外,行业中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长尾细分需求,虽然这些应用频次较低,但是一旦出现会发生不可逆的影响,产业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就是说,这张“算力地图”上还有很多黄金等待挖掘。
回到一开始的讨论的话题,怎么去理解大算力才是检验人工智能的关键指标,其实这里包含了2层意思:1、大算力当下要解决的,是“场景升级”逻辑,而不是互联网口中的“颠覆”逻辑,所以需要扎根到最底层的场景需求中去,做到“因地制宜”;2、大算力的根本目的是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成本,同时也是最难的点,就像物流领域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它是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