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股份:A股产业互联网第一股凭何崛起?(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根据国联公开信息披露,平台现有的涂多多、卫多多、玻多多、肥多多等6个垂直多多,整体渗透率仅为 1%,其中成立时间最久、交易规模最大的涂多多渗透率也才2%左右,说明市场的电商渗透率刚开始起步。
相比较而言,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比例很高了,而工业领域的电商渗透率,理论上是应该高于消费品的。因为它有规模,线上化更容易。尤其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会越来越习惯用电商采购的方式,在工业领域的电商渗透率一定会越来越高,国联作为头部企业,一定是这波增长红利的获利者。
2. 平台横向多多的扩展空间大
国联在工业原材料领域的b2f需求反向驱动供应链模型,使得它的扩张边界被打开。2015 年国联设立第一个多多电商平台-涂多多,2016 年设立卫多多、玻多多,2019 年底又推出粮油多多、肥多多和纸多多,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链赛道。不仅如此,新的多多平台在设立后往往都能够实现快速增长,2019年新设的三个多多平台不仅在当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而且每年也在持续快速增长。
国联资源网覆盖超过 100 个细分行业,其中符合拼单集采模式要求的还有较多的垂直领域,因此,未来横向的多多复制,空间很大。
3. 平台纵向云工厂的空间大
我认为国联的云工厂是很有意思的创新。 盛景的团队大部分是做数字化出身的,早年做过SAP(ERP),也投了很多SaaS的公司,我们发现如今在中国做数字化难度非常大,我们和一个专门在中国投SaaS的基金公司曾经交流过,他们认为中国人在SaaS上没有付费习惯,跟美国人相比付费数量大约为其1/6。中国人不太愿意为服务或工具付钱。
而国联做云工厂,要先把“f”端数字化提升起来,才能把全链条的数字化建立起来。因此国联选择”倒贴钱“做云工厂。即:国联帮f端工厂做成数字化工厂,通过监控水、电、原料、运输等各个生产环节,节省一定的生产成本,当然营销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然后国联再帮工厂卖货,每销售出一吨工厂的产品,按节省成本的一定比例,支付10-20块钱的服务费,这又是一个按结果分成的逻辑,这就根本性地突破了客户做数字化难以接受付费定制的问题。
这些做云工厂的企业都是国联通过精挑细选,是国联交易平台上比较有特色的工厂,这些工厂未来一年的销量,即使按照每吨支付10—20块钱的服务费换算下来,对国联来说一家工厂一年也是少则两三百万,多则四五百万的收入,如果十年下来,一家工厂就能创造几千万的收入,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关键是按效果付费的逻辑大大降低了云工厂沟通的门槛,也倒逼国联的团队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到极致、做出效果,这种模式是很有创造性的。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