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观察丨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展望(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面部识别。面部识别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视网膜识别。人脸识别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目前的人脸识别主要是应用二维图像进行识别,光照、姿态、表情的变化都会对识别结果带来影响,因此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受到很大限制。虹膜识别以虹膜中环状物、斑点、冠状物作为特征点,利用计算机自动形成数据模板然后完成数据匹配。相较于常用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的精确度高、录入速度快、可进行远距离识别,且虹膜细微的动态特性使其几乎不可能被伪造。视网膜识别通过采集视网膜上视神经的分布,将视神经不同的分散程度作为个人身份的标志。但是,该识别方式通常具有侵犯性,且用激光照射眼球背面或影响使用者健康。
行为特征识别。行为特征识别包括步态识别、击键识别和签名识别。行为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后天养成的稳定性习惯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其中,步态识别涉及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以人体每个关节部位的复杂运动轨迹为特征进行身份鉴别,可与其他安全和监视技术协同使用,以提高准确性;击键识别在国外应用较多。击键特征包括击键频率、出错频率、力度大小,然而,个人的特定打字模式缺乏永久性,可能会因手指受伤、身体疲劳等多种因素发生变化;签名识别是以签字时落笔的压力变化及行笔的速度为特征点进行身份确认的技术,但易被模仿抄袭。
其他生理特征识别。其他生理特征识别包括DNA识别、声纹识别等。DNA识别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其利用一切有核动植物长期稳定的遗传信息作为识别特征进行身份识别。但是,目前DNA识别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验室环境下才能操作,成本高且涉及用户伦理及隐私问题。声纹识别是利用口腔和颅腔、声音频率等个人声音纹理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可以提供快速、无物理接触的身份验证,但环境嘈杂或使用者因感冒导致声音变化等都会降低声纹识别的准确率。此外,合成声音也可能会欺骗声纹识别系统。
二、主要经济体对生物识别技术的监管与治理规范
目前,世界各国已将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安保、公共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军事领域中,并制定法案和战略规范该技术的使用。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