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观察丨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展望(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每个人的生物特征都独一无二,因此生物识别信息可作为识别个体的唯一标识,是鉴别个人身份的新方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较传统身份识别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该技术的日渐成熟及应用推广必将在信息安全和国防军事领域带来巨大变革。然而,生物识别技术存在的漏洞可能导致该技术无法准确执行。例如,训练面部识别系统的图像类型存在一定偏见或缺乏多样性,致使其极易在用于识别女性和有色人种时失败;生物识别系统易受“黑客”攻击,从而导致系统失灵;恐怖分子或外国情报人员或使用化妆、假肢或其他伪装来阻止系统准确捕获其生物特征并判定其身份,以此来欺骗生物识别系统。此外,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一旦失控,可能会威胁个人隐私或安全,因此,亟需在保障个人隐私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数字化管理相互平衡的原则下,采取积极可靠的保护策略。
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在以下四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将生物识别与量子密码技术相结合,构建二元身份认证体系。前者可实现更为准确可靠的身份认证,保证只有拥有相关授权的人才能接触到关键数据,后者则能为这些数据提供更难破解的加密措施,进一步提升用户在数据访问过程中的安全性;二是保证生物识别系统的安全性。与其他信息安全技术一样,生物识别系统也可能受到各种攻击。除了伪造他人的生物特征样本外,其他潜在攻击包括:在采集装置和计算机的通信链路上修改样本数据、修改识别结果、替换匹配程序、攻击生物特征模板数据库等。因此,提高保护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以及对各种黑客攻击的抵抗能力至关重要;三是进行活体检测研究,即研究出有效区分真人声音与录音、真人面部与照片以及仿造的生物特征的方法,加强系统防骗性;四是探索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障国家安全与侵犯公民隐私和自由之间的平衡,并规定在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时必需的国内或国际的限制。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